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不仅已正式开启销售,且市场表现强劲,产能持续爬坡,第二款车型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中。以下是具体进展与分析:
一、核心信息确认:小米汽车已进入常态化销售阶段
- 首款车型 SU7 的交付进展
小米汽车首款车型 SU7 于 2024 年 3 月 28 日正式上市,4 月 3 日启动首批交付。截至 2025 年 3 月,SU7 累计交付量突破 20 万辆,3 月单月交付量超过 2.9 万辆,距离 3 万辆仅一步之遥。这一数据表明,小米汽车已实现从量产到交付的全流程打通,进入规模化销售阶段。
- 产能与工厂建设
当前小米汽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产能瓶颈。北京亦庄一期工厂月均产能约 2.5 万辆,二期工厂已于 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6 月竣工,7-8 月投产,投产后年产能将超过 30 万辆,为全年 35 万辆交付目标提供支撑。此外,小米还在推进第二工厂建设,计划 2026 年实现 100 万辆产销量目标。
- 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SU7 在 2025 年 3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排名纯电车型前列,3 月交付量达 2.9 万辆,4 月前两周销量达 1.3 万辆,展现出稳定的市场需求。用户对其智能化配置(如高通骁龙 8295 芯片、Xiaomi Pilot 智驾系统)和续航能力(CLTC 最高 800 公里)评价较高,但也存在部分关于产能不足和交付周期较长的反馈。
二、2025 年新动态:第二款车型预热与国际战略布局
- 第二款车型 YU7(御 7)即将上市
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 YU7(中文命名 “御 7”)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续航最高 820 公里,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版本,计划于 2025 年 6-7 月正式上市。目前该车已通过工信部申报,实车图流出,但因产能分配和市场策略调整,未参加 2025 年上海车展。YU7 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小米汽车产品线,覆盖 SUV 市场。
- 国际市场规划
小米计划于 2027 年进军海外市场,目前已启动欧洲、东南亚及中东市场的调研与筹备工作。例如,在欧洲市场拟采用 “体验中心 + 线上预售” 模式,并考虑在波兰设立 KD 工厂以降低成本;在拉美地区与巴西、墨西哥政府谈判建厂。不过,2025 年小米汽车仍以中国市场为主战场,海外销售尚未启动。
三、竞争与挑战:市场环境与未来展望
- 行业竞争格局
2025 年 3 月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比亚迪以 37.74 万辆的月销量稳居第一,小米 SU7 以 2.9 万辆位列纯电车型前三,与小鹏、理想、零跑等新势力品牌形成竞争。特斯拉 Model Y 虽因电池产线升级短暂停产,但仍以 9.02 万辆的销量位居高端电动 SUV 前列,小米 SU7 在性价比和智能化方面具有差异化优势。
- 产能与供应链管理
尽管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即将投产,但当前仍面临产能紧张问题。2025 年第 15 周(4 月 7-13 日)新增订单未突破 1 万辆,反映出市场需求与产能供给的阶段性失衡。此外,供应链稳定性(如电池供应、芯片短缺)和品控问题(如湛江事故回应)仍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风险点。
- 技术与生态协同
小米汽车依托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将 MIUI Auto 车机系统与米家智能家居深度联动,并计划对高阶自动驾驶功能采用付费解锁模式,增强用户粘性与软件收入。其 800V 碳化硅电驱系统和 4680 圆柱电池技术的应用,也为未来技术迭代奠定基础。
四、总结:2025 年小米汽车已进入销售正轨
综合上述信息,小米汽车自 2024 年 3 月首款车型 SU7 上市以来,已实现规模化交付,并在 2025 年持续提升产能、拓展产品线。当前销售以中国市场为主,第二款车型 YU7 计划于年中上市,国际市场则待 2027 年启动。尽管面临产能压力和市场竞争,小米汽车凭借高性价比、智能化配置和生态协同,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若产能爬坡顺利,其全年 35 万辆交付目标有望达成,为后续全球化战略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