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在两轮电动车领域的布局主要通过生态链企业(如九号公司)和小米有品平台展开,尚未推出自有品牌的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摩托车。以下是基于现有信息的综合分析:
一、产品矩阵与技术亮点
- 小米有品电动滑板车与平衡车
2025 年,小米有品推出了多款电动滑板车和平衡车,主打轻量化和入门级市场。例如,2025 款电动滑板车售价 1599 元,配备 36V 10.4Ah 锂电池,续航 32-35 公里,支持 APP 控制和智能防盗功能。此类产品主要面向短途代步需求,适合城市通勤和学生群体。
- 九号公司的智能化布局
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九号公司在 2025 年 4 月发布了Mz MIX 2025和Fz MIX 2025两款电动自行车,搭载 MAX 同级智驾系统,包括 RideyFUN 智能交互、鼹鼠控电机控制、ALC 全境光幕照明等功能。九号连续三年蝉联全球智能电动车销量第一,其产品以智能化(如车联网、OTA 升级)和年轻化设计为核心竞争力,与小米的生态战略高度协同。
- 技术趋势与创新
- 智能化:小米生态链产品普遍支持米家 APP 联动,例如通过语音助手控制家居设备。九号电动车还引入了 L2 级辅助驾驶功能,如自动跟车和碰撞预警。
- 电池安全:针对行业痛点,2025 年新国标要求动力电池 “不起火、不爆炸”,小米 SU7 等车型的电池系统采用宁德时代 / 比亚迪技术,通过 BMS 智能管理提升安全性。
- 轻量化与续航:小米滑板车 4 Ultra 采用双悬挂系统和自修复轮胎,续航达 70 公里,适配城市与越野场景。
二、市场竞争与行业动态
- 市场格局
2025 年两轮电动车市场呈现 “头部集中化” 趋势,雅迪、爱玛、台铃占据主要份额,而九号、小牛等新势力通过智能化差异化竞争。小米通过生态链企业九号切入市场,2024 年九号国内销量突破 600 万台,智能电动车市占率达 70%。
- 政策驱动
- 新国标升级:2025 年 9 月实施的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配备北斗定位、防火阻燃材料,并取消脚踏骑行装置强制要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转型。
- 以旧换新政策:政府补贴加速老旧车型淘汰,预计 2025 年换新量显著增加,小米有品等平台推出以旧换新活动刺激消费。
- 价格策略
小米有品的滑板车和平衡车定价集中在 1500-2000 元,主打性价比;九号高端车型(如 E150 MK2)售价超 5000 元,覆盖中高端市场。相比之下,雅迪、爱玛等传统品牌通过钠电池技术降低成本,抢占大众市场。
三、用户反馈与潜在挑战
- 用户评价
- 优势:小米生态链产品以智能功能和年轻化设计受好评,例如九号电动车的 APP 控制和九号平衡车的便携性。
- 不足:部分用户反馈九号电动车爬坡能力较弱,且售后服务网点覆盖不足。
- 供应链与产能
小米 SU7 等车型依赖汇川技术(电机)、博世(电控)和宁德时代 / 比亚迪(电池),但两轮电动车的供应链信息未明确披露。2025 年锂电池供应紧张可能影响生产节奏。
- 安全事件影响
2025 年 4 月,小米 SU7 与电动二轮车碰撞引发火灾,小米回应称事故由二轮车锂电池挤压起火导致,未直接涉及自有品牌产品,但可能间接影响消费者对小米电动车安全性的信任。
四、未来展望
- 技术方向
小米可能在 2025 年后推出自有品牌的电动自行车,结合其 IoT 生态优势,强化车家互联功能。同时,钠电池、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提升续航和低温性能。
- 市场拓展
九号计划 2025 年全球销量达 130 万 - 160 万辆,小米有品则通过滑板车和平衡车渗透下沉市场。此外,东南亚 “油改电” 政策为小米生态链企业提供出海机遇。
- 风险与挑战
- 竞争加剧:雅迪、爱玛通过技术升级和渠道优化巩固地位,华为、特斯拉等跨界玩家可能入局。
- 政策合规:新国标对智能化和安全性的高要求可能增加研发成本,中小厂商面临淘汰。
总结
2025 年,小米在两轮电动车领域的核心策略是通过生态链企业九号和小米有品平台布局,主打智能化、轻量化和性价比。尽管自有品牌尚未推出,但九号的市场表现和技术积累已为小米在该领域奠定基础。未来,随着新国标实施和消费升级,小米若能整合供应链资源、强化技术创新,有望在中高端市场与传统品牌分庭抗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