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有自动驾驶吗

2025-04-22 10:59:37  阅读 2 次 评论 0 条

小米汽车有自动驾驶吗

2025 年小米汽车已推出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车型,其智能驾驶技术在硬件配置、功能覆盖和实际应用层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技术架构与硬件配置


小米汽车采用全栈自研的Xiaomi HAD(Hyper Autonomous Driving)系统,核心技术包括 BEV+Transformer + 占用网络算法,结合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方案,提升复杂路况感知精度。硬件层面:

  • 传感器配置:以 SU7 Ultra 为例,配备 1 颗禾赛 AT128 激光雷达(探测距离 260 米)、11 颗摄像头(含侧视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和 12 颗超声波雷达,构建 360 度无死角感知网络。
  • 算力平台:搭载两颗英伟达 Orin-X 芯片,总算力达 508 TOPS,支持实时处理海量环境数据。
  • 冗余设计:计算平台采用主备单元切换机制,确保系统在极端情况下的可靠性。

二、功能覆盖与场景应用


1. 城市导航辅助驾驶(NOA)


  • 全国无区域限制:2024 年 10 月起,小米汽车已向用户全量推送城市 NOA 功能,支持自动变道、绕行障碍物、礼让行人等场景,覆盖高速、城区道路及停车场。
  • 复杂场景突破:新增自动过闸机、ETC 识别、环岛通行等功能,2025 年 2 月推出的 HAD 系统进一步优化了无保护左转、施工路段绕行等能力。

2. 高速领航与泊车辅助


  • 高速场景:支持自动上下匝道、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最高时速 135km/h,AEB 紧急制动可识别车辆、行人及二轮车。
  • 泊车功能:SU7 系列标配代客泊车、记忆泊车,支持跨层泊车及车位被占时的漫游寻位,泊车精度达厘米级。

3. 极端天气与复杂路况优化


  • 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与视觉数据互补,提升雨雪、雾霾等场景下的感知稳定性。
  • 防打滑专利技术:通过计算车辆最大制动力和安全制动距离,动态调节车速限值,降低湿滑路面事故风险。

三、技术等级与法规适配


  • L3 级目标与现状:小米计划在 2025 年实现 L3 级自动驾驶,但根据应急管理部标准,当前技术仍属于 L2 级,需驾驶员全程监控。
  • 法规进展:北京市 2025 年 4 月 1 日施行的《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允许 L3 级车辆上路,但需通过安全评估。小米尚未官宣获得相关认证,但其技术能力已接近头部厂商水平。

四、用户体验与市场反馈


  • 实际表现:媒体实测显示,小米 SU7 Pro 的城区 NOA 在拥堵路况、无保护路口等场景表现流畅,但复杂场景接管率仍高于华为等竞品。
  • 用户评价:多数用户认可其高速领航和泊车功能,但对极端天气下的可靠性存在疑虑。例如,2025 年 4 月安徽暴雨事故暴露了 L2 级系统在能见度极低时的局限性。

五、未来规划与挑战


  • 技术迭代:小米计划 2025 年将自动驾驶团队扩至 2000 人,年研发投入超 20 亿元,重点优化端到端大模型和数据闭环能力。
  • 车型布局:2025 年 6 月上市的 SUV 车型 YU7 将提供激光雷达选装,高配版本或支持更高阶智驾功能。
  • 竞争压力:华为、小鹏等厂商已实现 L3 级自动驾驶量产,小米需加速技术突破以缩小差距。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已具备L2 级自动驾驶功能,并在城市 NOA、泊车辅助等场景实现商业化落地。其硬件配置和算法能力处于行业第一梯队,但受限于法规和技术成熟度,L3 级自动驾驶尚未完全落地。未来,随着数据积累和法规完善,小米有望在智能驾驶赛道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小米汽车有自动驾驶吗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266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