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什么股票

2025-04-22 10:34:40  阅读 2 次 评论 0 条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尚未独立上市,其业务仍隶属于小米集团(股票代码:01810.HK)。因此,直接关联小米汽车的股票主要是小米集团本身,而其供应链企业的股票则构成了间接投资标的。以下从核心标的、产业链布局、市场动态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核心标的:小米集团(01810.HK)


1. 业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小米汽车作为集团战略级业务,已成为股价核心驱动因素。2025 年 4 月数据显示,小米 SU7 系列累计订单突破 43 万辆,其中售价 53 万元的 Ultra 版供不应求,BBA 用户转化率达 29%,苹果用户占比 51.9%。产能方面,北京工厂年产能 30 万辆,二期工厂 6 月投产后总产能将达 40 万辆,2025 年目标交付 35 万辆。

财务层面,汽车业务毛利率从 2024 年的 - 12% 提升至 5%,首次逼近盈亏平衡。机构预测,若 35 万辆交付目标达成,2025 年汽车业务净利润或突破 80 亿元,带动集团整体估值向 2 万亿港元迈进。

2. 估值逻辑与市场预期


当前小米集团市盈率 36.98 倍(2025 年 4 月 11 日数据),显著低于成长性匹配的合理水平。若按消费电子业务 20 倍 PE、汽车业务 45 倍 PE(参考特斯拉)叠加生态溢价测算,合理股价可达 150 港元。尽管瑞银等机构因估值过高下调评级至 “中性”,但大和证券、中金仍维持 “买入” 评级,目标价分别为 70 港元和 60 港元。

3. 风险与机遇


  • 风险:产能瓶颈(当前积压订单 22 万台)、高端市场接受度(SU7 Ultra 定价 53 万元)、行业价格战加剧。
  • 机遇:澎湃 OS 连接 10 亿设备形成生态壁垒,智能驾驶芯片算力超英伟达 Orin 平台 30%,二期工厂投产后交付能力提升。

二、产业链布局:核心供应链企业


小米汽车通过 “自研 + 生态链” 模式,已构建覆盖智能驾驶、三电系统、轻量化结构件的供应链体系。以下为技术壁垒高、订单确定性强的核心标的:

1. 动力电池与能源管理


  • 宁德时代(300750.SZ):小米 SU7 主力电池供应商,提供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2025 年订单占比或超 15%。
  • 汇川技术(300124.SZ):子公司联合动力为小米提供驱动总成,深度绑定理想汽车,2025 年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预计突破 50%。

2. 智能驾驶与车规级芯片


  • 德赛西威(002920.SZ):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研发企业,为小米提供车规级芯片与算法,智能座舱业务收入增速超 40%。
  • 均胜电子(600699.SH):与小米合作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024 年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30%。

3. 轻量化与结构件


  • 拓普集团(601689.SH):底盘悬架核心供应商,为小米 SU7 提供铝合金副车架,减重 30% 的同时提升抗冲击性,2025 年订单增速或超 50%。
  • 祥鑫科技(002965.SZ):电池包结构件及车身冲压件供应商,轻量化产品减重率超 20%,切入小米多车型供应链,2025 年新增产线投产。

4. 热管理与电子模块


  • 银轮股份(002126.SZ):热管理系统供应商,2022 年新增小米为重要客户,业绩增长显著,2025 年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或达 35%。
  • 雅创电子(301099.SZ):汽车电子模块间接供应商,2025 年小批量量产,预计贡献收入 1.2 亿元。

三、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


1. 政策与技术驱动


  •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 2025 年突破 1650 万辆,渗透率超 50%,双积分政策强化倒逼传统车企转型。
  • 小米在 800V 高压快充、智能驾驶等领域的技术布局提升产业链附加值,自研整车电子电气架构(EEA)缩短研发周期至 11 个月。

2. 竞争格局与风险


  • 传统车企:奔驰 / 宝马电动化渗透率不足 20%,丰田 bZ4X 续航仅 615km 且智能化滞后。
  • 科技巨头:苹果放弃造车计划,特斯拉 4680 电池量产停滞,Model 3 焕新版 Q1 销量增速仅 1.7%。
  • 新势力:蔚来、小鹏面临产能瓶颈,小米凭借生态协同与性价比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3. 资金与估值信号


  • 2025 年 4 月 11 日小米集团单日成交额 157 亿港元,南向资金连续净买入,反映市场对 “硬科技 + 消费” 双轮驱动的长期信心。
  • 供应链企业如宁德时代、拓普集团获机构密集调研,2025 年一季度北向资金增持比例分别达 3.2% 和 2.8%。

四、投资策略建议


1. 核心持仓


  • 小米集团(01810.HK):短期关注产能释放(二期工厂 6 月投产)与 YU7 上市(预计售价 30-40 万元),长期布局 “手机 + 车 + IoT” 生态闭环。
  • 宁德时代(300750.SZ):受益小米汽车销量增长,叠加全球动力电池需求扩张,2025 年目标价 750 元。

2. 高弹性标的


  • 拓普集团(601689.SH):底盘轻量化龙头,2025 年净利润增速或超 30%,目标价 85 元。
  • 德赛西威(002920.SZ):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国产替代核心标的,目标价 180 元。

3. 风险对冲


  • 关注小米汽车交付进度(每月 2.2 万辆目标)、SU7 Ultra 高端市场接受度、行业价格战对毛利率的影响。
  • 分散配置上游材料(如轻量化铝镁合金)与下游充电设施(如特锐德),降低单一业务风险。

五、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相关股票的核心逻辑在于 **“技术突破 + 生态协同 + 产能释放”**。小米集团作为整车制造主体,其股价波动与汽车业务绑定紧密;供应链企业则受益于订单放量与技术升级。投资者需在高增长预期与估值泡沫之间权衡,重点关注二季度产能爬坡、三季度 YU7 上市等关键节点,同时警惕行业竞争加剧与政策退坡风险。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252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