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的电机是哪家的

2025-04-22 10:27:35  阅读 1 次 评论 0 条

小米汽车的电机是哪家的

根据 2025 年最新公开信息,小米汽车的电机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既有外部合作伙伴的技术支持,也包含自研核心技术的突破。以下是基于权威报道和行业分析的详细梳理:

一、核心供应商与技术合作


1.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合作范围:作为小米汽车的深度合作伙伴,汇川技术为多款车型提供驱动电机。例如,小米 SU7 四驱版、YU7 双电机四驱版均搭载其 288kW 永磁同步电机,适配 800V 高压平台,支持峰值功率 508kW,百公里加速进入 3 秒级。
  • 技术亮点:汇川电机采用扁线绕组和油冷散热技术,功率密度达 7.5kW/kg,适配小米自研的 “摩德纳” 电控平台,支持扭矩矢量控制和 OTA 升级。
  • 产能保障:汇川在常州的生产基地年产能超过 100 万台,可满足小米汽车 2025 年 20 万辆的交付需求。

2.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合作车型:联合电子主要为小米 SU7 后驱版提供 210kW 永磁同步电机,适配 400V 平台,峰值扭矩 400N・m,支持 CLTC 续航 668km。
  • 供应链地位:联合电子是大众、通用等车企的核心供应商,其电机技术成熟度高,成本控制能力强,帮助小米 SU7 后驱版实现 21.59 万元的起售价。

3. 方正电机


  • 技术突破:方正电机为小米 SU7 后驱版提供 210kW 永磁同步电机,采用 8 层 Hairpin 扁线绕组和 S 型立体油路设计,槽满率提升至 77%,适配 800V 高压平台,支持超充技术。
  • 产能交付:2024 年 12 月,方正电机与小米联合宣布完成 10 万台电机交付,用于 2025 年 1 月上市的 SU7 首批量产车,其浙江德清基地年产能达 480 万台。

二、自研电机技术的突破


1. V8s 超级电机


  • 技术参数:小米自研的 V8s 电机转速达 27200rpm,全球量产电机中最高,采用 960MPa 特种硅钢片、双向全油冷散热和 54 槽 6 极设计,峰值功率 425kW,扭矩 635N・m,功率密度 10.14kW/kg。
  • 应用车型:搭载于小米 SU7 Ultra 高性能版,配合双电机四驱系统,实现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同时支持纽北赛道连续两圈全速行驶不衰减。
  • 研发投入:小米为 V8s 电机申请 155 项专利,其中 60 项已授权,并与宝钢、中科院金属所合作开发特种硅钢材料。

2. 激光缠绕转子技术


  • 技术预研:小米在 2023 年技术发布会上展示了激光缠绕转子电机,转速可达 35000rpm,采用无铁芯设计,功率密度提升至 12kW/kg,计划 2026 年量产。

三、供应链策略与行业影响


1. 多元化布局


  • 成本与风险控制:小米通过联合电子、汇川、方正等多家供应商分散风险,例如 SU7 后驱版采用联合电子电机(成本较低),四驱版采用汇川电机(高性能),Ultra 版则搭载自研 V8s 电机(技术标杆)。
  • 政策适配:部分车型采用比亚迪弗迪电池配套的电机,符合中国新能源车 “三电系统国产化” 政策导向。

2. 技术协同与生态构建


  • 产业链整合:小米与汇川联合研发 V6s 电机,与方正电机协同调试电控系统,同时投资上游材料企业(如硅钢供应商),构建从材料到整车的垂直供应链。
  • 智能化延伸:电机与小米自研的 “澎湃 OS” 深度整合,支持整车 FOTA 升级,例如通过软件优化提升电机效率 5%。

四、典型车型电机配置


车型电机供应商电机型号 / 参数应用场景
SU7 后驱版联合电子TZ2080 永磁同步电机,210kW,400V 平台,CLTC 续航 668km走量车型,性价比优先
SU7 四驱版苏州汇川前后双电机,220kW+288kW,综合功率 508kW,800V 平台,零百加速 3.2 秒中高端市场,性能与续航平衡
SU7 Ultra小米自研 V8s双电机四驱,前 288kW(汇川)+ 后 425kW(V8s),综合功率 1010kW,零百加速 1.98 秒旗舰车型,技术标杆
YU7 四驱版苏州汇川前后双电机,220kW+288kW,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 760km2025 年新车型,主打长续航

五、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技术竞争:小米自研 V8s 电机的转速和功率密度已超越特斯拉 Model S Plaid(20000rpm,568kW),但在可靠性和量产稳定性上仍需验证。
  • 供应链风险:2025 年一季度新能源车碰撞起火事故中,62% 涉及电池热失控,小米 SU7 曾因电机与电池协同问题导致爆燃,暴露供应链整合的挑战。
  • 政策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要求 2025 年驱动电机效率≥97%,小米 V8s 电机效率达 98.11%,提前达标。

综上,小米汽车 2025 年的电机供应链呈现 “外部合作 + 自研突破” 的双轨策略,通过多元化供应商降低风险,同时以自研技术提升品牌竞争力。未来,随着激光缠绕转子等技术的量产,小米有望在电机领域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

小米汽车的电机是哪家的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249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