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小米 SU7 系列车型在智能驾驶功能上呈现出明显的配置差异,且其技术定位与法规定义存在一定的边界。以下是结合最新信息的详细分析:
一、车型配置与技术能力
- 标准版(基础版)
- 功能定位:搭载 **NOA(智能辅助驾驶)** 功能,属于 L2 级辅助驾驶系统,需驾驶员全程接管车辆控制权。
- 硬件配置:采用纯视觉方案,配备 11 个摄像头、12 个超声波雷达,但未搭载激光雷达。
- 实际表现:在高速公路场景下可实现自动跟车、车道保持,但对静态障碍物(如施工路障)的识别能力有限,需依赖驾驶员及时介入。
- Pro/Max 版(高阶智驾版)
- 功能升级:支持城市 NOA(导航辅助驾驶),可在部分城市道路实现自动变道、避障等功能,仍属于 L2 级辅助驾驶。
- 硬件增强:新增激光雷达、双 NVIDIA Orin-X 芯片,算力提升至 1016 TOPS,感知能力显著增强。
- 场景覆盖:2025 年已开放北京、上海等 10 城的城市领航功能,但需用户累计 1000 公里安全智驾里程后开通。
- Ultra 版(旗舰版)
- 技术突破:搭载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支持从停车位到目标停车场的全程无缝衔接,理论上可实现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
- 硬件配置:配备 128 线激光雷达、11 颗高清摄像头、12 颗超声波雷达,算力达 11.45 EFLOPS,支持复杂场景下的实时决策。
- 法规限制:尽管技术能力接近 L3,但受国内法规限制,官方仍标注为 L2 级辅助驾驶,需驾驶员全程监控。
二、法规与地区适用性
- 国家法规
- 工信部明确要求,L3 及以上级别才能称为 “自动驾驶”,且需通过严格测试认证。目前小米 SU7 全系仍归类为 L2 级辅助驾驶,宣传中禁止使用 “自动驾驶” 术语。
- 事故责任认定中,若车辆处于辅助驾驶状态,驾驶员仍需承担主要责任。
- 地区政策
- 济宁市:2024 年 10 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办法》,允许在指定区域开展测试,但未明确开放 L3 级自动驾驶的公共道路使用。截至 2025 年 4 月,济宁尚未列入全国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城市名单,L3 功能暂不可用。
- 其他城市:北京、广州等试点城市已允许 L3 级车辆在特定区域测试,但需车企申请资质并通过审核。
三、用户实际体验与风险
- 功能边界
- 小米 SU7 的智能驾驶系统(如 NOA、HAD)在技术上已能处理多数常规场景,但对施工路段、极端天气等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仍有限。例如,事故案例中车辆未能及时识别施工路障,需驾驶员紧急接管。
- 系统依赖高精地图与实时数据协同,若地图更新滞后或信号中断,可能导致功能降级。
- 安全风险
- 过度依赖辅助驾驶可能导致驾驶员注意力分散。事故中,驾驶员在碰撞前 1 秒才接管车辆,反映出人机交互设计的不足。
- 电池安全与逃生设计存在争议。SU7 碰撞后车门变形、起火导致救援延迟,暴露了硬件冗余与应急机制的短板。
四、总结与建议
- 技术结论
- 小米 SU7 Ultra 在硬件和软件上已具备 L3 级自动驾驶的潜力,但受法规限制,仍以 L2 级辅助驾驶名义交付。标准版和 Pro/Max 版则完全属于 L2 范畴。
- 功能实现依赖场景与地区:高速公路 NOA 在多数城市可用,城市领航仅限试点城市,而 Ultra 版的 HAD 功能需满足严格的使用条件(如 1000 公里安全里程)。
- 用户建议
- 理性认知:明确辅助驾驶的局限性,避免将其等同于自动驾驶。
- 合规使用:在济宁等非试点地区,需遵守法规,全程手动控制车辆。
- 风险规避:定期更新系统,熟悉功能边界,遇到复杂路况及时接管。
- 安全考量:关注车辆硬件冗余(如电池防护、车门解锁机制),优先选择配备激光雷达的车型以提升安全性。
- 未来展望
- 随着法规完善与技术成熟,小米 SU7 的智能驾驶功能有望在 2025 年后逐步升级至 L3 级,但需等待国家层面的认证与地方政策的开放。
- 用户可通过 OTA 升级持续获得新功能,但需关注更新内容与安全提示。
五、关键信息对比表
车型 | 自动驾驶级别 | 核心功能 | 硬件配置 | 适用场景 | 地区限制 |
---|---|---|---|---|---|
标准版 | L2(NOA) | 高速辅助驾驶、自动泊车 | 11 摄像头 + 12 超声波雷达 | 高速公路、停车场 | 全国开放 |
Pro/Max 版 | L2(城市 NOA) | 城市道路领航、自动避障 | 激光雷达 + 双 Orin-X 芯片 | 试点城市(如北京、上海) | 仅限 10 城核心区域 |
Ultra 版 | L2(HAD) |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理论 L3 潜力) | 激光雷达 + 11 摄像头 + 12 超声波雷达 | 预先学习的停车场、高速路 | 需 1000 公里安全里程 + 试点区域 |
综上,2025 年小米 SU7 的自动驾驶能力仍以 L2 级辅助驾驶为主,Ultra 版虽在技术上接近 L3,但受法规与地区限制,尚未完全实现自动驾驶。用户需根据自身需求与使用环境,理性选择车型并合规使用智能驾驶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