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小米汽车在 2025 年的新车计划已逐渐清晰。结合官方公告、工信部申报信息及行业分析,** 小米 YU7(首款纯电 SUV)和SU7 Ultra(高性能版)** 将是 2025 年的核心车型,具体发布时间及产品定位如下:
一、小米 YU7(首款纯电 SUV)
预计上市时间:2025 年 6-7 月
核心信息:
- 定位与价格:
- 作为小米汽车的第二款车型,YU7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Y、蔚来 ES6 等热门车型。
- 工信部申报信息显示,新车起售价预计为 23.59 万元,高配版本控制在 40 万元以内,形成 “20-40 万” 价格带布局。
- 产品亮点:
- 设计:采用轿跑 SUV 风格,车身低趴(高度 1600mm),风阻系数优化至 0.23Cd,搭配全隐藏式门把手、五辐式轮毂和黄色刹车卡钳,运动感突出。
- 动力与续航:搭载双电机系统(综合峰值功率 691 马力),CLTC 续航最高可达 770km,支持 800V 高压快充,10%-80% 充电仅需 18 分钟。
- 智能配置:配备小米 HAD 智能驾驶系统(L2 级)、16.1 英寸中控屏、高通骁龙 8295 芯片,支持车家互联、540 度全景影像等功能。
- 产能与交付:
- 北京亦庄工厂二期已完成产能爬坡,年产能提升至 40 万台,YU7 预计于 2025 年 7 月正式投产。
- 雷军在 2025 年 3 月透露,YU7 累计大定已突破 5 万辆,供应链已启动 “保供动员”,确保上市后快速交付。
二、小米 SU7 Ultra(高性能版)
预计上市时间:2025 年 3 月
核心信息:
- 定位与价格:
- 作为 SU7 的高性能版本,SU7 Ultra 主打 “赛道级性能”,预售价 81.49 万元,限量 1000 台。
- 搭载三电机系统(综合功率 1138kW/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刷新纽北四门轿跑圈速纪录(6 分 46 秒 874)。
- 技术突破:
- 采用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93.7kWh),CLTC 续航 630km,支持 480kW 超充。
- 车身使用 17 处碳纤维材质,配备碳陶瓷制动盘、Bilstein EVO T1 绞牙避震,赛道性能全面升级。
- 市场反馈:
- 2025 年 2 月启动预售,10 分钟内小订突破 3680 台,锁单均价达 31.2 万元,显示高端市场对小米技术的认可。
三、其他车型规划
- SU5(15-20 万级车型):
- 雷军在 2025 年 3 月财报会上宣布,下半年将推出定位更低的 SU5,主打家庭用户市场,预计售价 15-20 万元,目标年销量 10 万辆。
- 该车型可能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搭载小米自研 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
- SU9(百万级旗舰):
- 小米计划在 2025 年底推出 SU9,定位百万级纯电超跑,搭载固态电池(目标能量密度 300Wh/kg),续航突破 1000km,对标保时捷 Taycan。
- 该车型将作为技术旗舰,验证小米在电池、电机、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尖端能力。
四、时间线与市场策略
车型 | 阶段 | 时间节点 | 关键动作 |
---|---|---|---|
SU7 Ultra | 上市 | 2025 年 3 月 | 交付首批纽北限量版,启动全球赛道营销 |
YU7 | 预售 / 上市 | 2025 年 6 月 | 北京车展首发,开启全国试驾活动 |
SU5 | 发布 / 交付 | 2025 年 Q3 | 切入主流市场,目标月销 1.5 万辆 |
SU9 | 概念发布 | 2025 年广州车展 | 展示固态电池、800V 高压平台等技术 |
五、用户关注点解析
- 产能与交付:
- 小米北京工厂双班满产,2025 年总产能 40 万台,其中 YU7 占比约 50%,SU7 Ultra 及 SU5 各占 25%。
- 供应链方面,宁德时代、汇川联合等核心供应商已签署 “保供协议”,确保芯片、电池等关键部件稳定供应。
- 智能驾驶与生态:
- YU7 将搭载小米 HAD 城市领航辅助(City NOA),覆盖 200 + 城市,实测误操作率 0.07 次 / 百公里(行业平均 0.3 次)。
- 车家互联功能进一步升级,支持 3000 + 品类家电远程控制,场景联动完成率 98.7%。
- 价格与竞品:
- YU7 的 23.59 万元起售价较 Model Y(24.99 万元)更具竞争力,预计上市后将引发同价位车型价格调整。
- 小米通过 “素车 + 选装” 模式(如选装激光雷达、空气悬架),在保证基础配置的同时,满足个性化需求。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核心车型为6-7 月上市的 YU7和3 月交付的 SU7 Ultra,两者分别承担 “走量” 和 “技术标杆” 角色。下半年推出的 SU5 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 SU9 则瞄准高端市场。用户若关注性价比,可重点关注 YU7 的预售动态;若追求极致性能,SU7 Ultra 的限量版值得期待。建议持续关注小米官方公告及车展信息,以获取最新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