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 SU7 的最新动态涵盖销量、产能、技术升级、新车型发布及市场策略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关键信息汇总:
一、销量与产能进展
- 订单与交付情况
截至 2025 年 4 月 10 日,小米 SU7 累计锁单量约 43 万台,其中 2025 年新增锁单 18 万台,累计交付约 21.6 万台,剩余未交付订单约 21 万台。2025 年 3 月单月交付量超过 2.9 万台,创下单月新高,产能提升显著。小米汽车表示有信心完成全年 35 万台的交付目标,并计划通过二期工厂扩建(已启动路面硬化)和规划三期工厂(52 公顷工业用地)进一步提升产能。
- 市场表现
2024 年全年销量达 13.68 万辆,2025 年 3 月单月销量近 3 万台,稳居新势力品牌第一梯队。SU7 的销量已超过中国市场通用和福特电动车之和,成为纯电轿车市场的头部车型。
二、新车型与技术升级
- SU7 Ultra 高性能版上市
2025 年 2 月 27 日,小米 SU7 Ultra 正式上市,标准版售价 52.99 万元,纽北限量版 81.49 万元(需完成纽北测试后交付)。新车搭载三电机系统(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散热效率提升 300%,定位赛道级性能车型。其 CTB 倒置电芯技术、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及泰坦合金车身,实现 1200km 理论续航和 51000N・m/deg 抗扭刚度,符合工信部 “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2026 年实施)。
- 智能驾驶系统迭代
2025 年 2 月,小米向 SU7 全系推送 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支持 “车位到车位” 无缝衔接,覆盖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停车场场景,自动泊车精度提升至厘米级,环岛通行和窄路避障能力显著优化。该系统需用户完成 1000 公里安全智驾里程后解锁,依赖端到端模型和 VLM 视觉语言大模型实现拟人化决策。
三、市场策略与用户权益
- 补贴政策与购车福利
2025 年小米 SU7 延续补贴政策,标准版补贴后 19.59 万元起,Pro 版 22.39 万元,Max 版 27.19 万元。成都地区购车可叠加政府补贴(18 万元以上车型补贴 3000 元)及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最高 2 万元)。此外,小米提供两年免息分期贷款,并赠送 Nappa 真皮座椅、智能驾驶终身免费等限时权益。
- 服务网络扩展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在全国已开设超 216 家门店,覆盖 64 座城市,并计划新增至 2 万家线下网点。成都地区设有 8 家 4S 店及交付中心,提供试驾、购车及售后一站式服务。
四、行业动态与用户反馈
- 应对安全标准升级
针对工信部 2026 年实施的电池安全新规(热失控后 2 小时无明火、底部撞击测试等),小米 SU7 的 CTB 倒置电芯技术和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已通过内部测试,满足 “不起火、不爆炸” 要求。
- 用户体验优化
针对 2024 年自动泊车故障事件,小米通过 OTA 升级优化算法,新增机械库位泊车功能,支持单侧 5cm 边距精准入位,并通过变焦 BEV 技术识别工字钢等障碍物,降低刮蹭风险。
五、未来规划
- 产能与国际化
小米计划 2025 年将产能提升至 35 万台 / 年,二期工厂预计年底投产。海外市场方面,泰国工厂(15 万辆产能)正在筹备中,目标辐射东南亚市场。
- 技术储备与车型迭代
下一代 SU7 车型或于 2025 年 Q2 推出改款,预计搭载更高效的 800V 碳化硅平台和高阶智驾硬件。同时,小米正研发固态电池技术,目标将续航提升至 1500km 以上。
总结:2025 年小米 SU7 凭借技术迭代、产能爬坡及市场策略调整,持续巩固其在高端纯电轿车市场的地位。SU7 Ultra 的上市和 Xiaomi HAD 智驾系统的落地,进一步强化了产品竞争力。随着产能扩张和服务网络完善,小米有望在年内实现交付目标,并为后续国际化布局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