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 2025 年 4 月 18 日上海车展的最新信息,小米汽车首款 SUV 车型 MX11 已正式发布,其预售价区间为24.99 万 - 32.99 万元。这一价格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Y(26.35 万 - 31.35 万元)和智己 LS6(22.99 万 - 30.99 万元),展现了小米在中高端纯电 SUV 市场的竞争力。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定价策略与市场定位
- 对标主流竞品
MX11 的定价精准卡位 25 万级市场,与特斯拉 Model Y 的价格高度重叠。例如,Model Y 2025 款后轮驱动版售价 26.35 万元,而 MX11 的入门版(单电机两驱)预售价为 24.99 万元,更低的起售价可能吸引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同时,MX11 的顶配双电机四驱版(32.99 万元)与 Model Y 长续航全轮驱动版(31.35 万元)接近,但配置上多出后轮转向系统、激光雷达等高端功能,进一步强化性价比。
- 与小米 SU7 的价格联动
小米首款轿车 SU7 的指导价为 21.59 万 - 29.99 万元,而 MX11 作为 SUV 车型,起售价高出约 3 万元,顶配则高出 3 万元左右。这一价差符合 SUV 车型通常比同平台轿车溢价 10%-15% 的行业规律,也与市场对 “SUV 车型空间更大、性能更强” 的认知一致。
二、配置与性能支撑
- 动力与续航
MX11 提供单电机两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版本:
- 单电机版最大功率 220kW,峰值扭矩 400N・m,续航里程预计超过 600km;
- 双电机版最大功率 495kW,峰值扭矩 838N・m,0-100km/h 加速或进入 4 秒级,续航里程约 550km。
相比之下,Model Y 长续航版的最大功率为 339kW,加速 5.0 秒,续航 660km,MX11 在动力参数上更具优势,但续航略短,这可能与电池容量或能耗管理策略有关。
- 智能化配置
MX11 标配激光雷达(中高配版),支持 L2 + 级自动驾驶功能,包括高速领航、自动泊车和城区智驾。内饰方面,搭载与 SU7 同款的悬浮式中控屏和纵向布局设计,副仪表台优化了杯架和储物空间,取消物理按键以提升科技感。
与特斯拉 Model Y 相比,MX11 在智能驾驶硬件上更激进(Model Y 仅依赖视觉方案),而与比亚迪唐 DM-i(部分车型配备激光雷达)相比,MX11 的智能化功能覆盖更广。
三、市场竞争与成本控制
- 行业成本趋势
2025 年动力电池成本预计降至 500 元 /kWh 以下,规模化生产和材料技术进步(如高镍正极、硅碳负极)进一步降低整车制造成本。小米通过自研电池管理系统和供应链整合,可能将 MX11 的电池成本控制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下,从而支撑其定价策略。
- 产能与交付目标
小米二期工厂已完成规划验收,年产能将提升至 35 万辆,这为 MX11 的大规模交付提供了保障。结合 2024 年小米汽车 13.68 万辆的交付量,2025 年产能爬坡可能推动 MX11 的终端价格保持稳定,甚至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下探。
四、用户选择建议
- 预算 25 万左右:推荐单电机两驱版,适合城市通勤和家庭用户,续航和配置足够满足日常需求。
- 追求性能与科技:双电机四驱版(32.99 万元)提供更强的动力和智驾功能,适合对驾驶体验有较高要求的用户。
- 对比竞品:若偏好品牌溢价和全球服务网络,可考虑特斯拉 Model Y;若注重性价比和本土化智能生态,MX11 更具吸引力。
总结
小米 MX11 的预售价 24.99 万 - 32.99 万元,不仅延续了小米 “高端产品大众化” 的定价逻辑,还通过差异化配置(如后轮转向、激光雷达)和性能参数(双电机 838N・m 扭矩)在 25 万级纯电 SUV 市场建立了独特竞争力。随着产能释放和供应链优化,未来终端市场可能出现小幅优惠,但整体价格体系已基本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