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现有信息,小米汽车在 2025 年并未发布或计划推出官方定义的 “越野车” 产品。以下是结合公开资料的综合分析:
一、小米汽车 2025 年的核心产品布局
- 小米 SU7 系列
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SU7 系列(包括标准版、Pro 版、Max 版及 Ultra 版)定位中高端纯电轿车,主打性能与智能生态。其核心参数包括:
- 续航能力:CLTC 工况下最高续航 830 公里(Pro 版),Ultra 版搭载 1138kW 电机,0-100km/h 加速仅需 1.98 秒。
- 智能驾驶:全系标配 Xiaomi Pilot 智能驾驶系统,支持高速 NOA(导航辅助驾驶),并计划于 2025 年 8 月实现全国城市 NOA 覆盖。
- 市场表现:截至 2025 年 3 月,SU7 累计交付超 32 万辆,成为小米汽车的销量主力。
- 小米 YU7(中大型 SUV)
小米第二款车型 YU7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原计划于 2025 年 6-7 月上市,但因安全事件和战略调整,可能推迟至 8 月。其关键信息包括:
- 设计与性能:车身尺寸 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风阻系数 0.23Cd;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 508kW(691 马力),续航最高 820 公里。
- 智能配置:搭载激光雷达(中高配标配)、高通骁龙 8295 座舱芯片,支持小米澎湃 OS 4.0 生态互联。
- 市场定位:预售价 30 万 - 40 万元,对标特斯拉 Model Y、智己 LS6 等竞品。
- 小米 MX11(轿跑 SUV)
2025 年 4 月上海车展期间,小米发布首款轿跑 SUV MX11,主打运动化设计与超跑级性能:
- 动力系统:双电机版总功率 495kW,零百加速 3.2 秒,CLTC 续航 800 公里;增程版综合续航超 1200 公里。
- 智能驾驶:标配 192 线激光雷达,支持 L2++ 级自动驾驶,夜间行人识别率提升 35%。
- 价格策略:预售价 24.99 万 - 32.99 万元,直接挑战 25 万级纯电 SUV 市场。
二、小米 “越野车” 相关的市场传闻与官方回应
- 雷军的明确表态
2024 年 4 月,雷军在公开采访中明确表示:“暂时没有推出越野车的计划,人家长城做越野车做的很好,我们不需要每件事情都做,只有聚焦才能把事情做好。” 这一表态表明,小米短期内不会涉足硬派越野领域。
- 行业分析与竞品对比
- 市场需求:硬派越野车市场规模较小,且已有长城坦克系列、比亚迪仰望 U8 等成熟产品。小米若进入该领域,需在技术(如越野悬挂、四驱系统)和品牌认知上突破壁垒。
- 技术储备:小米现有车型(如 SU7、YU7)均基于纯电平台打造,尚未披露越野专用技术(如三把锁、非承载式车身)。其电池技术(宁德时代 / 弗迪电池)和电机技术(联合电子 / 汇川动力)更偏向城市道路场景。
- 消费者误解与舆论焦点
部分用户将小米 YU7、MX11 等 SUV 误认为 “越野车”,主要因其车身尺寸较大(如 YU7 轴距 3000mm)或具备轻度越野能力(如较高离地间隙)。但官方定义中,这些车型仍属于城市 SUV 范畴。
三、小米汽车的战略重心与未来展望
- 2025 年核心目标
- 销量冲刺:小米计划 2025 年实现汽车业务交付 35 万辆,其中 SU7 系列占比超 60%,YU7 和 MX11 作为新增量贡献剩余份额。
- 技术突破:聚焦 800V 高压平台、碳化硅电机、智能驾驶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 生态整合:通过小米澎湃 OS 4.0 实现 “人车家全生态” 互联,强化用户粘性。
- 潜在风险与挑战
- 安全信任危机:2025 年 3 月 SU7 高速事故导致品牌形象受损,需加速优化智能驾驶系统以重建用户信心。
- 供应链压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弗迪电池的产能波动可能影响交付节奏。
- 行业竞争加剧:比亚迪仰望 U8、华为智界 R7 等竞品在高端市场的崛起,可能分流小米目标用户。
四、对用户的建议
若您关注小米汽车的动态,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信息源:
- 官方渠道:小米汽车官网、雷军微博、小米社区 App,获取 YU7、MX11 等车型的最新上市进展。
- 行业展会:2025 年北京车展(预计 11 月)或广州车展,可能发布小米第三款车型(传闻为 MPV)。
- 技术发布:小米每年 3 月的 “米粉节” 和 12 月的技术发布会,可能披露电池、电机等核心技术的突破。
综上,小米在 2025 年的战略重心仍是轿车与 SUV 市场,短期内无越野车计划。若未来涉足越野领域,需解决技术、供应链和品牌定位等多重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