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 2025 年最新信息,小米首款高性能电动跑车SU7 Ultra的官方指导价为52.99 万元起,相比预售价 81.49 万元大幅下调 28.5 万元。这一价格不仅刷新了百万级性能车的市场定价逻辑,也使其成为目前全球性价比最高的电动跑车之一。
一、价格构成与市场定位
- 核心配置与性能
SU7 Ultra 搭载小米自研的双 V8s+V6s 三电机全轮驱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 1548 马力,零百加速仅需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其动力参数远超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149 万元)和特斯拉 Model S Plaid(100 万元 +),甚至逼近售价 405 万元的保时捷 911 GT2 RS。
- 赛道性能:量产版在纽北赛道创下 6 分 46 秒的圈速纪录,比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快 20 秒;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以 2 分 09 秒 944 刷新四门量产车纪录。
- 轻量化设计:全车采用 17 处碳纤维材质(如车顶、尾翼),配合碳陶瓷制动盘,整备质量控制在 2360kg,功率重量比达 656 马力 / 吨。
- 定价策略与成本分析
小米通过 **“高开低走”** 的定价策略,先以 81.49 万元预售价试探市场对 “百万级性能车” 的接受度,再通过 3680 台小定数据验证用户心理预期,最终将上市价定为 52.99 万元。这一价格已接近成本线:
- 电池成本:搭载的二代 5C 麒麟电池专为赛道设计,1330kW 放电功率,成本约 15 万元。
- 核心零部件:双 Orin X 芯片、禾赛 128T 激光雷达、双腔空悬 + CDC 等硬件成本占比超 50%。
- 利润空间:AI 测算显示,SU7 Ultra 生产成本约 35.2-39.2 万元,扣除研发、渠道等费用后,单车利润不足 5 万元。
二、竞品对比与用户权益
- 横向对比
车型 售价(万元) 马力 零百加速 续航(CLTC) 核心配置 小米 SU7 Ultra 52.99 起 1548 1.98 秒 630km 三电机、碳陶瓷制动、双腔空悬 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149 761 2.7 秒 475km 单电机、空气悬架 特斯拉 Model S Plaid 100+ 1020 2.1 秒 672km 双电机、Autopilot 极氪 001 FR 70+ 1265 2.02 秒 420km 四电机、碳陶制动
数据来源:
- 购车权益
- 限时优惠:3 月 31 日前下定可享价值 9 万元权益,包括碳纤维部件、五年基础保养、Xiaomi HAD 智驾系统等。
- 赛道服务:3999 元年费可享受赛道耗材 88 折、免费救援、存胎服务等。
- 政策补贴:成都高新区等地区提供最高 6500 元新能源补贴,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可再享 2 万元补贴。
三、市场反响与争议
- 销售表现
SU7 Ultra 开售 2 小时大定突破 1 万台,10 分钟订单达 6900 台,远超月产 2 万辆的产能预期。其 “半价超跑” 定位精准击中了消费者对 “技术平权” 的需求,尤其吸引年轻性能车爱好者。
- 争议焦点
- 续航焦虑:CLTC 工况 630km 续航在赛道模式下可能大幅缩水,频繁超充对电池寿命影响存疑。
- 品牌溢价:小米作为跨界品牌,在豪华车市场的认可度仍需时间验证,售后网络和维修成本尚未明确。
- 选装成本:碳纤维大扰流板、竞速套装等选配件需额外加价 10 万元,可能削弱性价比优势。
四、未来展望
小米计划在 2025 年 10 月再次挑战纽北量产车圈速榜,并推出纽北限量版和竞速套装,预计售价将突破 70 万元。同时,其供应链扩产计划已启动,目标年交付 30 万辆,以缓解产能压力。
综上,小米 SU7 Ultra 以 52.99 万元的定价重新定义了电动跑车市场,其性能与价格的 “剪刀差” 既是颠覆行业的利器,也考验着小米的供应链管理和品牌运营能力。对于追求极致性能且预算有限的消费者,这款车无疑是 2025 年最值得关注的选择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