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公开信息,小米集团 2025 年在汽车业务上的研发投入预计超过 300 亿元。这一数据主要来自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的多次公开表态,例如在 2025 年 2 月 27 日的小米 15 Ultra 暨小米 SU7 Ultra 新品发布会上,雷军明确提到2025 年小米集团研发总投入预计达 300 亿元,其中四分之一(约 75 亿元)将投向 AI 及相关业务。而汽车业务作为小米技术战略的核心方向之一,其研发费用包含在这一整体投入中。
关键信息梳理:
- 雷军的官方声明
雷军在多个场合(包括 2025 年 1 月跨年直播、2 月新品发布会等)强调,小米汽车的研发投入已远超外界传言的 100 亿元。他明确指出,截至 2025 年,小米汽车的整体投入(含研发、工厂建设、销售网络等)已接近 300 亿元,其中研发费用单独为 130 多亿元。这一表述表明,300 亿元是涵盖全产业链的总投入,而研发费用占比约 43%。
- 集团研发投入的分配
2025 年小米集团整体研发预算为 300 亿元,其中 25%(约 75 亿元)用于 AI 及相关技术。汽车业务的研发(如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与 AI 技术高度相关,因此这部分投入可能包含在 AI 预算中。此外,小米汽车的研发还涉及电池技术、电机系统等,这些可能通过集团其他研发预算覆盖。
- 财务数据的佐证
小米 2024 年财报显示,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含研发)全年净亏损 62 亿元,而 2025 年随着交付量提升至 35 万辆,规模效应下研发成本有望进一步摊薄。同时,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小米研发支出同比增长 30%,达 120 亿元,其中汽车相关研发是重要增长点。
- 行业对比与合理性
参考造车新势力的投入规模,蔚来、小鹏等企业在早期阶段年研发投入普遍超过百亿元。小米作为后来者,2025 年 300 亿元的总投入(含研发)符合行业规律。此外,特斯拉 2024 年汽车业务研发费用约 1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720 亿元),小米的投入虽不及头部企业,但聚焦核心技术(如自动驾驶、AI 生态)的策略更具针对性。
可能的误解澄清:
- 300 亿元是总投入而非纯研发
雷军在 2025 年 1 月的直播中特别澄清,外界传言的 “100 亿元造车” 仅指研发费用,而实际总投入(含工厂、渠道等)接近 300 亿元。因此,若单独计算研发费用,2025 年小米汽车的研发投入应在130 亿 - 300 亿元之间,具体取决于集团对汽车业务的资源倾斜。
- AI 研发与汽车的重叠部分
小米将 AI 视为核心技术,2025 年 75 亿元的 AI 研发预算可能部分用于汽车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例如,小米的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系统 XIAOMI HAD 已开启全量推送,其研发成本可能计入 AI 预算。
总结:
综合多方信息,2025 年小米汽车的研发费用预计在 130 亿 - 300 亿元之间,具体数值需以小米官方财报为准。这一投入规模既体现了小米对汽车业务的战略重视,也反映了其通过技术复用(如 AI、供应链协同)降低边际成本的策略。随着交付量提升和产能利用率优化,研发投入的效益将逐步体现在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