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4 月 21 日,小米汽车尚未独立上市,其业务仍隶属于小米集团(港股代码:01810)。因此,市场上并无单独的 “小米汽车股票” 交易,投资者需通过小米集团的股价表现来间接反映其汽车业务的市场预期。
小米集团股价动态与影响因素
- 近期股价表现
根据最新可获取的数据,小米集团 - W(01810)在 2025 年 4 月 18 日的收盘价为 41.95 港元,当日涨幅 1.70%,成交量 1.9 亿股,成交额 79.1 亿港元。4 月 17 日盘中最高触及 42.25 港元,最低 40.50 港元,总市值约 1.09 万亿港元。不过,4 月 21 日当天的实时行情数据尚未在公开渠道完整披露,可能存在延迟或未更新的情况。
- 市场关注焦点
- 汽车业务进展:小米汽车首款车型 SU7 自 2024 年 3 月上市以来,累计锁单量已超 24.8 万辆,交付量突破 20 万辆。其第二款车型 YU7(定位轿跑 SUV)原计划 2025 年 6-7 月上市,但因智驾系统测试问题可能延期至 8 月。市场对小米汽车产能扩张(北京二厂预计 6 月投产)及新品上市的预期,仍是影响小米集团股价的核心因素。
- 行业竞争与技术突破:4 月 21 日,小米汽车宣布申请一项高精度车道宽度检测专利,旨在优化自动驾驶技术。此外,2025 上海车展(4 月 23 日开幕)将成为小米 SU7 全系及 SU7 Ultra 的重要展示平台,市场期待其智能驾驶、续航等技术亮点能否进一步提振投资者信心。
- 宏观与行业环境:近期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面临竞争加剧压力,例如问界 M8 的快速交付(4 月 20 日首批发运)可能分流部分市场关注度。同时,全球科技股情绪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关税政策影响波动较大,小米集团作为港股科技龙头,股价易受外部环境扰动。
- 历史股价驱动逻辑
小米集团股价在 2024 年因汽车业务超预期表现(SU7 交付量、毛利率等)上涨 121%,2025 年 2 月一度冲高至 58.7 港元。但 4 月初因小米汽车周销量下滑 36% 及市场对盈利前景的担忧,股价从 3 月 24 日的 57 港元跌至 4 月 11 日的 44 港元,跌幅达 22.8%。当前市场对小米汽车的估值已部分反映其产能爬坡预期,后续需关注 SU7 的持续交付能力及 YU7 上市后的市场反馈。
投资者建议
- 关注小米集团公告:由于小米汽车未独立上市,其业务动态将通过小米集团财报及官方新闻发布。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2025 年 Q1 财报中汽车业务的收入占比、毛利率等关键指标。
- 跟踪行业与政策:上海车展期间的技术发布、中欧电动车关税协议进展(可能影响出口利润)及国内新能源车补贴政策调整,均可能对小米集团股价产生短期催化。
- 警惕波动风险:小米集团股价近期受市场情绪影响较大,需结合汽车销量数据、智驾技术落地情况及全球科技股走势综合判断,避免过度追涨杀跌。
综上,当前小米汽车股票行情需通过小米集团(01810)的股价间接反映。若需获取 2025 年 4 月 21 日实时数据,建议通过同花顺、东方财富等金融终端查询港股 “小米集团 - W(01810)” 的最新报价,并关注当日是否有影响股价的重大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