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公开信息,2025 年小米汽车尚未发布名为 “SU3” 的车型。不过,结合小米汽车的产品规划及市场动态,以下信息可供参考:
一、小米汽车 2025 年重点车型
- 小米 SU7 Ultra(已上市)
- 定位:高性能纯电轿跑,主打赛道级性能与智能科技。
- 核心配置:
- 三电机四驱系统,最大功率 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极速 350km/h。
- 93.7kWh 电池组,CLTC 续航 600km,支持 5.2C 超充(11 分钟补能 10%-80%)。
- 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Xiaomi Pilot Max 智驾系统,配备激光雷达及空气动力学套件。
- 价格:预售价 81.49 万元,定位高端市场。
- 小米 YU7(2025 年 6-7 月上市)
-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主打家庭用户与智能体验。
- 核心配置:
- 单电机后驱版最大功率 235kW,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 508kW,续航最高 800km。
- 支持高阶智驾系统(可选激光雷达),车机搭载 Xiaomi hyperOS 系统。
- 价格:预计 25-40 万元,填补 20-30 万元主流市场。
- 增程式 SUV(内部代号 “昆仑”,2026 年上市)
- 定位:15 万级增程式 SUV,主打性价比与家庭实用性。
- 核心配置:
- 增程式动力系统,搭载自研增程器与欣旺达电池,续航超 1000km。
- 支持 “后装” 模式,用户可自行选装非安全部件(如手机支架、运动相机接口)。
- 价格:网传起售价 15 万元,主攻下沉市场。
二、小米汽车技术布局
- 智能底盘技术
- 四电机驱动:类似比亚迪易四方技术,支持原地掉头、圆规掉头等功能,综合功率 2054PS。
- 全主动悬架:140mm 升降行程,响应速度是传统空气弹簧的 100 倍,支持 “太空步” 泊车。
- 线控转向 / 刹车:48V 电控系统,转向比 5:1-15:1 自由调节,能量回收效率提升。
- 充电网络
- 已接入 102 万根充电桩(含 80 万根快充),覆盖 365 城及 88.1% 高速服务区,支持跨品牌充电(如蔚来、小鹏)。
- 电池与安全
- 自研麒麟电池(SU7 Ultra)、神行电池(SU7),热失控防护升级,碰撞后车门自动解锁。
- 小米 SU7 事故后,推动行业加强电池底部防护、逃生系统设计及数据黑匣子监管。
三、市场表现与挑战
- 销量目标:2025 年计划交付 30 万辆,目前 SU7 累计交付 21.61 万辆,产能爬坡压力较大。
- 市场定位:
- 高端市场:SU7 Ultra 对标特斯拉 Model S Plaid。
- 主流市场:YU7 对标特斯拉 Model Y、比亚迪唐。
- 下沉市场:增程式 SUV 对标理想 L6、深蓝 G318。
- 争议与改进:
- SU7 高速事故暴露智驾系统对施工障碍物识别不足,推动行业加强施工场景适配。
- 价格策略:SU7 起售价 21.59 万元,增程式 SUV 或下探至 15 万元,平衡性价比与品牌溢价。
四、用户可能的误解与建议
- 名称混淆:
- “SU3” 可能为 “SU7” 或 “YU7” 的笔误。SU7 是纯电轿车,YU7 是纯电 SUV,两者均为 2025 年重点车型。
- 增程式 SUV 代号 “昆仑”,预计 2026 年上市,可能被误传为 “SU3”。
- 信息获取建议:
- 关注小米汽车官方渠道(官网、微博)及权威媒体(汽车之家、懂车帝),以获取最新车型动态。
- 若对增程式 SUV 感兴趣,可参考竞品(如理想 L6)的性能与价格,预判小米车型的竞争力。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重心在 SU7 Ultra 与 YU7 两款车型,前者主打性能,后者主攻主流市场。增程式 SUV “昆仑” 预计 2026 年上市,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用户若关注 2025 年小米新车,建议重点关注 SU7 系列及 YU7,同时留意小米在智能底盘、充电网络等领域的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