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已形成覆盖高性能轿车、中大型 SUV 及增程车型的多元化产品线,各版本车型在性能、配置和定位上差异显著,以下是核心版本的深度解析:
一、高性能标杆:小米 SU7 Ultra
核心定位:国产纯电性能天花板,主打赛道级体验与极致科技
关键配置:
- 动力系统:搭载「前 V6s + 后双 V8s」三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 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极速 350km/h,刷新纽北最快四门电车纪录。
- 轻量化设计:全车 17 处覆盖碳纤维(3.74㎡),整备质量 2360kg,配合主动扩散器与大尾翼,风阻系数低至 0.21。
- 电池与续航:宁德时代麒麟高功率电池(93.7kWh),CLTC 续航 620km,支持 5.2C 超充(11 分钟补能 300km)。
- 智能科技:骁龙 8295 芯片 + 澎湃 OS,配备 56 英寸 AR-HUD、全主动悬架、线控转向 / 刹车,支持端到端全场景智驾(无图城市领航、极窄泊车)。
售价与交付:预售价 81.49 万元,2025 年 3 月起交付,限量供应。
二、走量主力:小米 YU7 系列
核心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跑 SUV,兼顾家庭用户与性能需求
版本细分:
- YU7 单电机后驱版
- 动力:235kW 电机,极速 240km/h,磷酸铁锂电池(续航 550km),售价 23 万元起。
- 配置:19/20/21 英寸轮毂可选,支持基础智驾(高速 NOA、自动泊车),适合城市通勤。
- YU7 双电机四驱版
- 动力:前后电机总功率 508kW(691 马力),零百加速 3.2 秒,三元锂电池(续航 680km),售价 30 万元起。
- 亮点:激光雷达 + 高阶智驾(城市领航、原地掉头),275/40 R21 低扁平比轮胎,轿跑造型酷似法拉利 Purosangue。
上市时间:2025 年 6-7 月,工厂二期投产保障产能。
三、个性化选择:SU7 璀璨洋红 15 周年纪念版
核心定位:限量配色车型,吸引年轻用户与品牌忠实粉丝
独特设计:
- 外观:璀璨洋红专属配色 + 同色米型轮毂 + 黄色卡钳,选装价 9000 元(对比免费配色:海湾蓝、橄榄绿)。
- 配置:与 SU7 Max 版一致(双电机四驱、空气悬挂),CLTC 续航 800km,2025 年 5 月交付。
市场反馈:预售首月订单破 2 万辆,女性用户占比超 60%。
四、技术储备:昆仑增程版(2025 年底揭秘)
核心定位:中大型增程 SUV,瞄准混动市场与家庭用户
技术亮点:
- 动力系统:自研增程器(热效率 44.39%)+ 后轮转向,综合续航超 1200km,支持 92 号汽油。
- 空间布局:三排七座设计,轴距 3000mm,或采用代工模式生产。
预计售价:15 万元起,2026 年上半年上市,填补 15-20 万价格空白。
五、市场策略与用户选择建议
用户需求 | 推荐版本 | 核心优势 |
---|---|---|
极致性能与科技体验 | SU7 Ultra | 1.98 秒加速、纽北纪录、碳纤维车身、全主动悬架 |
家庭长途出行 | YU7 双电机四驱版 | 680km 续航、激光雷达智驾、大五座空间 |
城市通勤与性价比 | YU7 单电机后驱版 | 23 万元起售、550km 续航、基础智驾功能 |
个性化与品牌情怀 | SU7 璀璨洋红纪念版 | 限量配色、专属标识、粉丝文化 |
混动刚需与低预算 | 昆仑增程版(待上市) | 15 万元起、增程无焦虑、三排座椅 |
注意事项:
- 交付周期:SU7 Ultra 现车充足,YU7 需等待 3 个月,昆仑增程版可接受预订。
- 售后服务:小米与蔚来、小鹏、理想合作充电网络,覆盖全国 14000 + 充电桩,支持即插即充。
- 用户评价:SU7 安全性获赞(坠崖事故中乘员舱完好),但部分用户反馈车机卡顿与品控问题。
六、竞品对比与市场定位
竞品车型 | 小米对应版本 | 核心差异点 |
---|---|---|
特斯拉 Model S Plaid | SU7 Ultra | 价格低 35%(81.49 万 vs 129.9 万),智驾本土化更优,但品牌溢价不足 |
蔚来 ES6 | YU7 双电机四驱版 | 续航多 100km(680km vs 560km),价格低 20%(30 万 vs 37.8 万) |
理想 L7 | 昆仑增程版(待上市) | 价格低 30%(15 万 vs 31.98 万),但三排空间略小 |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通过「性能旗舰 + 走量 SUV + 增程车型」的组合,全面覆盖 20-80 万元市场。SU7 Ultra 凭借赛道级性能冲击高端,YU7 系列以高性价比抢占中大型 SUV 市场,昆仑增程版则瞄准混动刚需用户。用户可根据预算、使用场景及品牌偏好选择,其中 YU7 双电机四驱版与昆仑增程版最具市场潜力,有望推动小米全年 35 万辆交付目标达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