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的销售渠道已形成「1+N」立体化布局,结合自建交付中心、合作经销商网络及小米之家生态融合店,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并加速向三四线下沉。以下是具体信息:
一、渠道类型与功能定位
- 自建交付中心(1)
作为核心标杆,一城一设,承担车辆交付、销售及售后服务全流程。例如北京通州区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店,不仅是交付中心,还配备专属试驾赛道和售后维修工位,可满足 7 台展车展示及复杂维修需求。这类门店通常位于汽车产业园区,服务能力覆盖周边区域。
- 合作销服一体店(N)
与百强汽车经销商集团合作,在主流汽车商圈建设「代理销售 + 授权服务」网点。例如北京朝阳区博瑞汽车园销售服务中心和大兴区京南运通汽车园销售服务中心,店内提供四台展车及售后维修工位,定位类似传统 4S 店。截至 2025 年 3 月,全国已有 127 家服务网点,覆盖 75 城,但部分地区仍存在维修排队现象,如上海需提前 14 天预约。
- 小米之家生态融合店(N)
分批次在核心商圈的小米之家引入汽车业务,融合 3C 产品与汽车展示。例如北京东城区东方广场汽车旗舰店、朝阳区合生汇汽车体验店等,店内除展车外还提供车辆选配墙、充电桩展示及科技生态产品销售。这类门店客流量密集,部分门店出现排队现象,但试驾和基础咨询服务便捷。
二、北京地区布局详情
北京作为重点市场,已形成 8 家门店的全覆盖网络,分布如下:
- 超级工厂店:通州区小米汽车超级工厂西二门,唯一兼具交付、售后、试驾全功能的门店。
- 旗舰店:东城区东方广场店,面积更大,提供底盘架构展示、配件周边销售及洽谈室。
- 体验店:大兴区荟聚购物中心店、朝阳区合生汇店等,嵌入小米之家原有空间,主打「逛街式购车」体验。
- 销售服务中心:朝阳区博瑞汽车园店、大兴区京南运通店,提供销售与售后一体化服务。
所有门店均支持通过小米汽车 App 下单,店内以展示和试驾为主,交付周期约 4-5 个月。
三、渠道扩张与战略调整
- 快速下沉三四线城市
2025 年 3 月新增 15 家门店,全国总数达 235 家,覆盖 65 城;4 月计划再增 33 家,首次进入保定、汕头等 7 座城市。这一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目标年底前实现「销售门店覆盖 100 城,服务网点覆盖 90% 地级市」。
- 生态协同与产能匹配
小米之家门店总数计划突破 2 万家,通过「面积升级 + 生态融合」策略,构建「汽车 + 智能家居」场景。同时,2025 年交付目标提升至 35 万辆,第二工厂建设启动,以应对订单压力(如北京某门店 SU7 Ultra 单周订单超 150 台)。
- 售后网络短板与应对
尽管服务网点数量增至 127 家,但部分地区仍存在跨城维修(如湖北车主往返 700 公里)、配件垄断等问题。小米正通过招募授权合作伙伴(如置换服务合作商需年营收超 3000 万)快速填补区域空白,并计划试点移动服务单元覆盖偏远地区。
四、用户体验与未来挑战
- 试驾与体验优化:部分旗舰店增设科技展示区(如 SU7 底盘架构)、独立洽谈室及休息区,提升沉浸式体验。
- 售后效率待提升:官方计划 2025 年二季度前将服务中心扩展至 50 家以上,并利用大数据优化备件库存和预约管理。
- 品牌信任修复:近期安徽高速事故引发的智能驾驶争议,可能影响渠道口碑,小米需通过透明化改进(如 NOA 功能优化)重建用户信心。
总体而言,小米汽车的渠道策略延续了「线上线下融合 + 生态整合」的互联网基因,在快速扩张中逐步完善服务能力,但售后网络建设滞后仍是当前主要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