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目前公开信息,小米新能源汽车已在 2024 年 3 月 28 日正式上市首款车型 SU7,并在 2025 年持续交付且推出新车型。以下是关键信息梳理:
一、2024 年首款车型 SU7 上市交付
- SU7 上市时间与市场表现
小米首款智能电动汽车 SU7 于 2024 年 3 月 28 日正式发布并开启交付,售价 21.59 万元起,定位中大型轿跑,搭载 800V 高压平台、激光雷达及高通骁龙 8295 芯片,CLTC 续航最高达 800km。上市后市场反响热烈,2024 年全年交付量达 13.69 万辆,2025 年第一季度单月交付量突破 2.9 万辆,累计交付量在 3 月已突破 20 万辆。
- 产能扩张与供应链布局
为满足市场需求,小米汽车二期工厂于 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7 月投产,年产能超 30 万辆,助力 2025 年交付目标从 30 万辆提升至 35 万辆。供应链方面,小米采用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双电池供应商体系,并与万向钱潮、祥鑫科技等企业合作,覆盖底盘、轻量化结构件等核心环节。
二、2025 年新车型 YU7 即将上市
- YU7 定位与技术参数
小米 YU7 作为 2025 年重点车型,定位轿跑 SUV,采用低风阻设计,搭载 96.3kWh 电池包,提供 770km、760km、675km 三种续航版本,售价预计 22.59 万 - 23.59 万元,计划于 6-7 月正式上市。该车 0-100km/h 加速仅需 3.2 秒,智能化配置包括城市 NOA 功能及鸿蒙智能座舱,进一步强化小米在智能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力。
- 市场竞争与行业影响
YU7 的推出正值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下探期,其定价策略(如对比问界 M5 Ultra、小鹏 G9 等车型)旨在抢占 30 万 - 40 万元市场份额。同时,小米通过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将汽车与智能家居、机器人技术(如 “天工 Ultra” 人形机器人)深度协同,提升用户体验。
三、潜在风险与挑战
- 供应链与品控争议
尽管小米采用双电池供应商体系分散风险,但随机混装电池可能导致技术兼容性问题及品控挑战。2025 年 3 月发生的 SU7 高速碰撞起火事故,暴露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局限性,引发公众对小米汽车安全性的关注。
- 产能爬坡与交付压力
二期工厂投产前,小米需依赖一期工厂产能(年产能约 15 万辆)支撑 35 万台交付目标,叠加新车型上市后的订单增长,供应链管理与交付效率将成为关键考验。
四、总结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新能源汽车已有 SU7 车型上市并持续交付,新车型 YU7 计划于 6-7 月推出。小米通过产能扩张、技术迭代及生态整合,在智能电动车市场快速崛起,但需应对供应链管理、品控及市场竞争等挑战。若需了解具体车型的交付进度或配置详情,建议关注小米汽车官方公告或授权经销商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