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关于小米汽车在衡阳的具体生产布局尚未有官方明确信息披露。结合公开资料和行业动态,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小米汽车全国产能布局与 2025 年规划
- 工厂建设进展
小米汽车目前的核心生产基地位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分两期建设。一期工厂已于 2023 年竣工,年产能 15 万辆,主要生产小米 SU7 系列车型。二期工厂于 2024 年动工,预计 2025 年 6 月竣工,7-8 月投产,届时总产能将提升至 30 万辆 / 年。此外,有消息称小米汽车总产能规划可能达到 60 万辆,2025 年目标交付量为 30 万辆,部分机构预测实际销量可能突破 35 万辆。
- 车型矩阵与技术升级
2025 年小米汽车将推出两款重磅车型:
- SU7 Ultra:作为 SU7 的高性能版本,该车采用三电机驱动(前 1 后 2),最大功率 1138kW,零百加速 1.98 秒,预售价 81.49 万元,已在 2025 年 3 月上市。
- YU7:品牌首款中大型纯电 SUV,定位 25-40 万元区间,车身尺寸 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支持 5.2C 超快充技术,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
此外,小米还将在 2025 年推出针对三电系统、车身结构的新技术,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衡阳市场的销售与政策支持
- 车型供应与价格
目前衡阳市场可购买的小米汽车车型包括:
- SU7 系列:2024 款车型售价 21.59-29.99 万元,提供 700km、830km、800km 三种续航版本,支持高阶智驾功能。
- SU7 Ultra:2025 款纽北限量版售价 81.49 万元,全国统一价格,部分城市存在限时优惠(如合肥、深圳等地)。
- YU7:预计 2025 年 6 月上市,目前已有工信部申报信息披露,具体价格尚未公布。
- 购车补贴与促销活动
衡阳当地推出了针对小米汽车的补贴政策,例如:
- 政府补贴:购买小米 SU7 可享受 1.4 万元补贴,叠加平台补贴后综合优惠约 1.41 万元。
- 团购活动:2025 年五一期间,衡阳小米 4S 店推出 SU7 团购活动,提供 3 款车型限时优惠,具体政策可咨询当地经销商。
三、衡阳汽车产业基础与潜在合作
- 本地产业链现状
衡阳市近年来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例如:
- 衡山高新区:2025 年 1 月与程铃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建设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承接 21 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驻,形成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 白沙洲工业园区:华菱星马、合力叉车等企业深耕商用车和专用车领域,2025 年规划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 小米与衡阳的潜在合作可能性
尽管目前未发现小米与衡阳的直接合作信息,但以下因素可能促进未来合作:
- 政策支持:衡阳市提出 “制造立市” 战略,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土地、税收等优惠,符合小米产能扩张需求。
- 区位优势:衡阳位于长株潭城市群南翼,交通便利,可辐射中南地区市场,与小米 “全国化布局” 策略契合。
- 供应链配套:衡山高新区已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若小米在衡阳设厂,可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供应链效率。
四、用户可能关心的问题解答
- 小米汽车在衡阳是否有工厂?
目前小米汽车的生产基地集中在北京,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中投产。衡阳暂无官方公布的工厂建设计划,现有信息显示小米可能通过北京工厂辐射全国市场。
- SU7 Ultra 和 YU7 是否在衡阳生产?
两款车型均由北京工厂生产,衡阳作为销售市场,主要承担车辆交付和售后服务职能。
- 衡阳用户购车后如何保养?
小米汽车在衡阳设有 4S 店(如车主之家合作门店),提供全国联保服务,用户可通过官方渠道预约保养、维修等服务。
- 智能驾驶系统安全性如何?
2025 年 2 月,衡阳发生一起小米 SU7 智驾系统异常加速事故,引发公众关注。小米回应称事故系用户操作不当导致,但承诺将加强系统测试和用户培训。建议用户在使用智驾功能时保持注意力,避免完全依赖系统。
五、未来展望与建议
- 对小米汽车的建议
- 拓展区域布局:考虑在衡阳等中部城市设立区域生产基地,降低物流成本,贴近目标市场。
- 深化本地合作:与衡山高新区汽车零部件企业建立供应链合作,提升产能灵活性。
- 加强品牌营销:利用衡阳 “汽车梦” 产业政策,开展本地化推广活动,提升品牌认知度。
- 对消费者的建议
- 关注政策动态:及时了解衡阳当地购车补贴、以旧换新等政策,降低购车成本。
- 试驾体验:前往衡阳 4S 店试驾 SU7 系列车型,亲身感受小米汽车的智能化和性能表现。
- 关注安全信息:在使用智驾功能时,遵循官方操作指南,确保行车安全。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在衡阳的核心业务仍以销售和服务为主,生产环节集中在北京工厂。衡阳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兴城市,具备吸引小米投资的潜力,但目前尚未有实质性合作落地。建议用户持续关注官方公告和本地政策,以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