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小米汽车 2025 年最新发布的官方数据及权威媒体报道,目前已上市的小米汽车主要车型车宽参数如下:
一、小米 SU7 系列(中大型纯电轿车)
作为小米首款量产车型,SU7 系列自 2024 年 3 月上市以来已形成稳定产品矩阵,其车身宽度为1963mm(数据来源:小米汽车官网、汽车之家)。这一尺寸使其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领先地位,例如特斯拉 Model 3 车宽为 1850mm,比亚迪汉 EV 为 1910mm。SU7 的宽体设计带来了更充裕的横向空间,配合 3000mm 轴距,后排可轻松容纳三名成年乘客。
从技术角度看,SU7 的宽体设计不仅提升了乘坐舒适性,还优化了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其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这得益于 1963mm 的车身宽度与 4997mm 车长的黄金比例,以及隐藏式门把手、主动式进气格栅等细节设计。
二、小米 YU7(中大型纯电 SUV)
作为小米汽车 2025 年战略车型,YU7(中文命名 “御 7”)的车宽达到1996mm(数据来源:工信部申报信息、汽车之家)。这一数据比 SU7 增加了 33mm,甚至超过了部分豪华品牌 SUV,例如宝马 X5(1968mm)、奔驰 GLE(1950mm)。YU7 的宽体设计主要服务于其轿跑 SUV 定位,通过 1996mm 车宽与 4999mm 车长的搭配,塑造出运动化的车身姿态。
值得注意的是,YU7 的宽体设计并非简单 “放大”,而是通过结构优化实现空间与性能的平衡。其采用全铝车身框架,在保证强度的同时降低重量,配合 245/45 R21 高性能轮胎,提升了车辆的操控稳定性。此外,1996mm 的车宽为车内提供了 2 米级横向空间,后排座椅可实现 140° 放倒,形成 2.2 米的纯平空间。
三、设计逻辑与市场定位
小米汽车的宽体设计体现了其 “硬件参数导向” 的产品哲学。根据行业分析,小米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前提下实现了车身尺寸的突破。例如 SU7 的 1963mm 车宽与特斯拉 Model S(1964mm)几乎持平,但起售价低了 30%。
这种设计策略直接服务于小米的目标用户群体:SU7 瞄准追求科技感的年轻精英,其宽体设计强化了 “运动轿跑” 的产品标签;YU7 则针对家庭用户,1996mm 车宽配合 5 座布局,满足多场景使用需求。从市场反馈看,SU7 上市一年累计销量突破 13.6 万辆,其宽体设计被用户评价为 “视觉冲击力强”“后排舒适性媲美行政级轿车”。
四、未来车型展望
根据工信部申报信息及行业推测,小米正在研发的 MX11 车型(猎装轿跑)预计车宽将达到 2000mm 级别。若属实,这将使小米汽车在车身宽度领域进入 “超宽体” 赛道,进一步巩固其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不过,该车型具体参数尚未正式公布,建议持续关注小米官方动态。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车型配置,可访问小米汽车官网或前往线下体验中心实地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