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信息,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小米 SU7已于2024 年 3 月 28 日正式上市,并在 2024 年 12 月 31 日累计交付量达到 13.69 万辆。进入 2025 年后,小米汽车进一步加快了产品布局和产能扩张:
一、已上市车型
- 小米 SU7 系列
- 基础版:售价 21.59 万 - 29.99 万元,定位中大型纯电动轿车,CLTC 续航最高 830 公里,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和 Xiaomi Pilot 智能驾驶系统。
- SU7 Ultra:2025 年 2 月 27 日上市,预售价 52.99 万元起,搭载三电机全轮驱动系统(最大功率 1548 马力),CLTC 续航 830 公里,配备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功能。
- 市场表现:截至 2025 年 3 月,SU7 系列累计销量超 32 万辆,2025 年 3 月单月交付量突破 2.9 万辆,成为中大型电动车市场的热门车型。
- 产能与交付
-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于 2025 年 4 月 17 日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7-8 月投产,年产能将超过 30 万辆。
- 2025 年全年交付目标从 30 万辆提升至 35 万辆,雷军表示 “要以技术和效率‘卷死合资品牌’”。
二、2025 年待上市车型
- 小米 YU7
- 原计划 2025 年 6-7 月上市,定位中大型 SUV,配备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系统,预计售价 22.59 万 - 23.59 万元。
- 最新动态:因近期 SU7 事故影响,YU7 可能推迟上市。2025 上海车展(4 月 23 日)已确认 YU7 缺席,官方未公布具体调整后的上市时间。
三、技术与供应链布局
- 轻量化与成本控制
- 小米通过投资蜂窝铝镁合金型材技术,将车身减重 15%,SU7 Ultra 制造成本降低 23%,毛利率从 - 12% 回升至 5%。
- 供应链整合策略(如投资弗迪电池、拓普集团等)进一步优化成本,提升产能稳定性。
- 智能驾驶与生态
- SU7 Ultra 搭载小米自研的 “浩瀚智驾” 系统,支持无图城市 NZP 功能,车位到车位自动泊车即将推送。
- 小米汽车与小米生态深度融合,实现 “手机 - 汽车 - 家居” 无缝连接,强化用户体验。
四、市场与行业影响
- 竞争格局
- 小米汽车凭借高性价比和生态优势,2024 年销量接近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全年水平,2025 年目标直指 35 万辆,加速挤压合资品牌市场份额。
- 分析师认为,小米的入局推动了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如大众、丰田在华新能源车销量同比下滑超 20%。
- 争议与挑战
- 2025 年 3 月发生的 SU7 高速碰撞事故引发公众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讨论,小米已成立专项小组配合调查,并承诺公开透明处理。
- 产能爬坡和供应链管理仍是关键挑战,尤其是在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总结
截至 2025 年 4 月 21 日,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 SU7 及其高性能版 SU7 Ultra 均已上市,且产能持续提升。第二款车型 YU7 因事故可能推迟至下半年。小米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整合,正快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但其能否实现 35 万辆交付目标,仍需观察市场竞争和产能释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