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在 2025 年推出的高性能电动跑车 SU7 Ultra,凭借其颠覆性的技术配置和市场定位,成为全球电动超跑领域的焦点。以下是关于这款车型的详细解析:
一、核心性能与技术亮点
- 三电机四驱系统
SU7 Ultra 搭载由两台 V8s 电机和一台 V6s 电机组成的三电机四驱系统,总功率达 1138kW(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仅需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其中,后桥的 V8s 电机由小米自研,转速达 27,200rpm,采用 8 层扁线绕组技术,效率提升至 98.11%,配合碳化硅模块,支持 1330kW 峰值放电功率,即使电量仅剩 20% 仍可输出 800kW,适配赛道级连续高强度驾驶。
- 赛道级电池技术
采用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CTB 技术),电池包能量密度达 72%(行业最高),支持 5.2C 超充,10 分钟充电可补充 390km 续航。赛道专用电池包通过 285kg 空气下压力优化及碳陶瓷复合制动系统,在上海国际赛道以2 分 09 秒 944刷新四门量产车纪录,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 智能化与安全配置
- 智能驾驶:搭载 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基于双英伟达 Orin-X 芯片(算力 10.68EFLOPS),配备 1 颗 128 线激光雷达、3 颗毫米波雷达、11 颗高清摄像头,支持跨楼层记忆泊车、窄路通行等复杂场景。
- 安全防护:支持误加速抑制(MAI)、全向低速防碰撞(LAEB/RAEB)、防翻滚稳定系统,紧急制动距离仅 30.8 米(100-0km/h)。
二、设计与市场定位
- 外观与轻量化
SU7 Ultra 采用碳纤维车顶、尾翼、迎宾踏板等 17 处碳纤维部件,减重 57kg,车身总重 1900kg。空气动力学设计实现 0.195 的超低风阻系数,主动扩散器和 285kg 下压力保障高速稳定性。
- 内饰与座舱
内饰融合 Alcantara 超纤维材料与碳纤维方向盘,配备 25 扬声器杜比音响系统、12.3 英寸触控屏及 HUD 抬头显示。智能座舱支持小米生态互联,通过车载小爱同学控制智能家居设备。
- 价格与市场策略
- 标准版:52.99 万元(CLTC 续航 630km)
- 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赛道套件 + 定制配色)
小米通过 “高性价比 + 极致性能” 策略,瞄准 BBA 56E(宝马 5 系、奥迪 A6、奔驰 E 级)用户群体,首月订单突破 1.9 万台,提前完成年销 1 万台目标。
三、市场竞争与用户反馈
- 竞品对比
- 特斯拉 Model S Plaid:三电机,0-100km/h 加速 2.1 秒,续航 672km,售价 98 万元。
- 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双电机,0-100km/h 加速 3.2 秒,续航 468km,售价 183.8 万元。
SU7 Ultra 凭借更低价格、更长续航和更高性能,成为国产电动超跑标杆。
- 用户评价
- 优点:加速迅猛(实测 0-100km/h 2.36 秒)、充电速度快(15 分钟补充 510km)、智能座舱体验流畅。
- 缺点:后排头部空间局促(溜背设计)、物理按键缺失(依赖触控操作)。
四、充电网络与售后服务
- 充电布局
小米与 13 家运营商合作,超 102 万根充电桩入驻 “小米充电地图”,覆盖 365 个城市及 88.1% 高速服务区。自建 600kW 液冷超充网络逐步落地,家用充电桩支持 OTA 升级。
- 售后服务
- 质保:电池及电机质保 8 年或 16 万公里,空气弹簧随整车质保。
- 服务网络:全国 200 家门店提供线上预约、线下交付服务,直营与授权网点统一标准。
五、未来技术布局
- 固态电池研发
小米预研的固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突破 1000Wh/L,计划 2026 年量产,未来或应用于 SU7 Ultra 改款车型,进一步提升续航和安全性。
- 国际市场拓展
SU7 Ultra 已在欧洲亮相,计划 2025 年进入德国、挪威等市场,挑战保时捷、特斯拉的高端地位。
总结
小米 SU7 Ultra 以 “性能怪兽” 的姿态重新定义电动超跑标准,其 1.98 秒的加速、630km 续航及 52.99 万元的起售价,不仅颠覆了传统燃油跑车的性能边界,更以 “技术普惠” 的理念推动国产高端电动车走向全球。尽管在空间和细节体验上仍有提升空间,但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旗舰车型,SU7 Ultra 已展现出中国品牌在电动化领域的引领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