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 SU7 作为 2025 年北京新能源市场的焦点车型,凭借其高性能、智能化和生态联动优势,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门选择。以下是结合最新信息的全面解析:
一、核心产品力:性能与智能双驱动
- 动力与续航
小米 SU7 Ultra 搭载三电机系统,综合功率 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CLTC 续航 630 公里,实测高速续航在 400 公里以上(冬季低温环境下略有衰减)。标准版车型提供后驱和四驱版本,CLTC 续航覆盖 600-800 公里,支持 5 分钟充电 200 公里的超级快充。
- 智能驾驶与座舱
出厂标配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HAD),配备激光雷达、高精度摄像头等 30 余个传感器,算力达 508TOPS,支持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停车场的全程辅助驾驶。车机系统搭载澎湃 OS,支持语音连续对话、多设备互联,并与小米生态无缝联动,可远程控制智能家居。
- 底盘与操控
采用纽北调校底盘、闭式双腔空气弹簧和碳陶瓷制动盘,赛道实测成绩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但低底盘设计(离地间隙 110mm)和扁平比轮胎(40-45)对复杂路况适应性较弱,需注意刮底风险。
二、北京市场政策与购车权益
- 补贴与优惠
- 政府补贴:北京朝阳区购车补贴最高 5000 元(车价 60 万以上),新能源置换补贴最高 1.5 万元,报废更新补贴 2 万元。
- 小米官方权益:2025 年 4 月订车可享 Nappa 真皮座椅(价值 8000 元)、终身免费城市领航辅助、5 年 / 10 万公里整车质保等。
- 现车与交付
创始版车型为现车,标准版和 Max 版需 4 月底交付,Pro 版预计 5 月底。北京地区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实时查看排产进度,交付周期约 2-3 个月。
三、用户反馈与市场竞争
- 口碑与争议
- 优势:智能化迭代快(每月 OTA 升级)、生态联动强、动力性能突出,用户实测综合电耗低至 13.5%。
- 争议:部分车辆出现断轴(外力导致)、空调共振、内饰异响等问题,小米售后响应迅速但硬件品控仍需提升。
- 竞品对比
- 价格优势:SU7 Ultra(52.99 万起)对比特斯拉 Model S Plaid(100 万 +)、极氪 001 FR(70 万 +),性价比显著。
- 短板:品牌认知度低于传统车企,二手车保值率待验证,售后网点覆盖不足(北京现有 59 家门店)。
四、充电与服务网络
- 补能布局
小米充电地图接入超 102 万根充电桩,覆盖北京 88.1% 的高速服务区,并与蔚来、小鹏合作共享充电桩。自建 600kW 液冷超充站已在北京启动建设,支持即插即充。
- 售后服务
提供 5 年 / 10 万公里整车质保、8 年 / 16 万公里电池质保,支持移动维保和道路救援。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专属服务群实时反馈问题,400 热线 7×24 小时响应。
五、选购建议
- 适合人群:追求极致性能的科技爱好者、小米生态用户、预算 50 万以内的高端电动车买家。
- 避坑指南:谨慎选装低扁平比轮胎,冬季注意续航缩水,优先选择现车或短交付周期配置。
- 试驾重点:体验智能驾驶在拥堵路况的表现、车机系统流畅度、座椅舒适性及 NVH 控制。
小米 SU7 凭借 “性能 + 智能 + 生态” 的组合,正在改写北京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尽管作为首款车型仍有成长空间,但其颠覆性定价和技术突破,已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