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目前公开信息,小米汽车 2025 年的上市计划主要涉及两款车型:小米 SU7 Ultra和小米 YU7(御 7)。以下是具体时间节点及相关背景分析:
一、已上市车型:小米 SU7 系列
- 小米 SU7 标准版 / Pro/Max
- 上市时间:2024 年 3 月 28 日正式发布,4 月 3 日开启首批交付。
- 市场表现:截至 2025 年 3 月,累计交付超 32 万辆,连续 5 个月单月交付量突破 2 万辆,成为 2024 年纯电轿车市场的黑马。
- 核心亮点:CLTC 续航最高 830 公里,搭载 Xiaomi Pilot 智能驾驶系统和 HyperOS 智能座舱,起售价 21.59 万元,主打 “性能与性价比平衡”。
- 小米 SU7 Ultra
- 上市时间:2025 年 2 月 27 日正式上市,售价 52.99 万元。
- 定位升级:作为高性能版本,SU7 Ultra 采用三电机四驱系统(前 V6s + 后双 V8s),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CLTC 续航 620 公里。
- 技术突破:自研碳化硅电控模块、蜂窝铝镁合金轻量化车身(减重 15%),毛利率首次逼近盈亏平衡点。
二、2025 年重点新车:小米 YU7(御 7)
- 上市时间
- 原计划:2025 年 6-7 月(小米官方及雷军多次公开确认)。
- 最新动态:受二期工厂产能爬坡及事故影响,可能延期至 8 月。目前小米官方未发布延期公告,但 YU7 已确认缺席 2025 上海车展,引发市场对交付进度的担忧。
- 核心参数与亮点
-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对标特斯拉 Model Y、华为智界 R7。
- 尺寸:长 4999mm、宽 1996mm、高 1600mm,轴距 3000mm,五座布局。
- 动力:单电机 / 双电机版本,综合功率 691 马力,CLTC 续航最高 820 公里。
- 智能配置:搭载激光雷达、Xiaomi Pilot Max 智驾系统,支持城市 NOA(Navigate on Autopilot)。
- 价格:预计 30-40 万元,主打 “家庭用户 + 智能化体验”。
- 产能与供应链
- 二期工厂:北京亦庄二期工厂于 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6 月中旬竣工,7 月或 8 月投产,年产能超 30 万辆。
- 供应链风险:SU7 订单仍积压超 10 万辆,若 YU7 上市后需求爆发,可能面临 “双线产能分配” 压力。
三、其他车型与战略布局
- 增程 SUV “昆仑”
- 计划时间:2026 年上市(内部代号 “昆仑”)。
- 定位:中大型增程式 SUV,六座布局,配备后轮转向技术,起售价或低于 20 万元。
- 意义:弥补纯电车型续航短板,进一步覆盖家庭用户市场。
- 产能目标
- 2025 年交付目标:35 万辆(较 2024 年增长 159%),需依赖 SU7 系列与 YU7 的协同放量。
- 工厂布局:北京二期工厂(年产能 30 万辆)+ 武汉工厂(规划中),形成 “南北双基地” 产能体系。
四、风险与挑战
- 产能瓶颈:二期工厂投产初期产能有限,可能影响 YU7 交付节奏。
- 价格竞争:华为智界 R7、特斯拉 Model Y 等竞品降价压力较大,小米需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如投资轻量化材料企业)维持成本优势。
- 品牌认知:从 “米粉圈层” 向 “家庭用户” 扩展,需强化智能座舱与家居生态的协同体验。
五、总结与建议
- 已上市车型:SU7 系列持续交付,SU7 Ultra 主打高端性能市场。
- 2025 年新车:YU7 计划 6-7 月上市,建议关注小米官方公告及工厂投产进度。
- 长期布局:增程 SUV “昆仑” 与武汉工厂建设,为 2026 年市场扩张铺路。
若需实时跟踪小米汽车动态,可关注小米官网、雷军社交媒体账号及权威汽车媒体(如汽车之家、36 氪)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