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目前的公开信息和小米汽车的官方动态,2025 年小米汽车的主力车型均为纯电动车型,尚未推出传统意义上的油电混合动力(HEV)车型。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2025 年小米汽车的主力车型均为纯电动
- 小米 SU7 系列
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SU7 系列(包括标准版、Pro 版、Max 版及高性能版 SU7 Ultra)全系采用纯电驱动。例如,SU7 Max 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达 673 马力,CLTC 续航最高 800 公里;而 SU7 Ultra 更是配备三电机系统,0-100km/h 加速仅需 1.98 秒,定位高性能纯电轿跑。
该系列车型均未涉及传统燃油发动机,完全依赖电池和电机驱动,符合纯电动车的技术路线。
- 小米 YU7(御 7)
小米第二款车型 YU7 是一款中大型纯电 SUV,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版本。单电机版最大功率 235kW,双电机版综合功率 508kW(691 马力),续航里程最高达 820 公里,搭载磷酸铁锂或三元锂电池。
工信部申报信息明确标注其燃料种类为 “纯电动”,且小米官方在 2025 上海车展期间确认 YU7 缺席,但强调其纯电属性。
- 增程式混动车型尚未上市
尽管有媒体报道小米计划推出代号 “昆仑” 的增程式混动 SUV,搭载 1.5T 增程器 + 双电机系统,综合续航超 1000 公里,但该车型预计在2026 年亮相,2025 年内尚未进入量产阶段。增程式混动属于插电式混动(PHEV)的一种,与传统油电混合(HEV)有本质区别。
二、小米选择纯电路线的原因
- 政策导向
中国将新能源汽车定义为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含增程式)和燃料电池车,传统油电混合(HEV)不被视为新能源,无法享受补贴和牌照优惠。小米作为新势力车企,需优先布局政策支持的技术路线。
- 技术积累与市场定位
小米在电机、电池和智能驾驶领域投入显著,例如 SU7 Ultra 的三电机系统和 800V 高压平台,均体现其纯电技术优势。此外,小米主打 “科技普惠”,纯电车型更易实现智能化生态整合(如澎湃 OS 车机系统与手机、家居互联)。
- 市场竞争策略
2025 年纯电市场竞争激烈,小米需通过差异化产品(如长续航、高性价比)快速占领份额。增程式混动虽能缓解续航焦虑,但市场已有理想、问界等玩家,小米选择先夯实纯电基础,再拓展混动市场。
三、未来是否会推出油电混合车型?
- 传统油电混合(HEV)可能性较低
HEV 技术门槛高(如丰田 THS 系统),且政策支持有限,小米作为后来者缺乏竞争优势。目前无官方信息显示小米计划涉足 HEV。
- 插电式混动(PHEV)或增程式混动是重点
增程式 SUV “昆仑” 的曝光表明小米正在布局混动市场,但主要针对家庭用户的长途需求,而非传统油电混合。此类车型可享受新能源政策红利,且技术路径与纯电平台兼容性更高。
四、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主力车型均为纯电动,包括 SU7 系列和 YU7,尚未推出传统油电混合车型。增程式混动车型预计在 2026 年上市,但属于插电式混动范畴。若用户关注小米的混动产品,需等待后续车型发布;若追求纯电车型,2025 年已有 SU7 和 YU7 可供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