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小米汽车在 2025 年尚未推出增程式车型,但已有明确的增程技术布局和产品规划。以下是基于最新动态的综合分析:
一、小米增程车型的时间线与技术细节
- 首款增程 SUV 预计 2026 年上市
小米计划在 2026 年推出首款增程式 SUV 车型,内部代号 “昆仑”。该车基于第三代增程平台开发,搭载 1.5T 增程器与双电机组合,纯电续航预计达 400 公里,综合续航超 1000 公里,支持直流快充。其核心技术亮点包括:
- 发动机体积优化:通过专利技术减小增程器体积,提升车内空间利用率。
- 高阶智驾系统:车顶配备激光雷达,搭载小米自研的 HyperOS 智联系统与骁龙 8295 芯片,支持车家互联及多屏交互。
- 底盘技术:配备后轮转向系统和博世 IPB 2.0 智能制动系统,提升操控灵活性与安全性。
- 2025 年的重点仍在纯电车型
2025 年小米汽车的主力车型为纯电动 SUV YU7(预计 6-7 月上市)和高性能版 SU7 Ultra(已上市)。YU7 定位中大型轿跑 SUV,售价预计 23 万元起,搭载 5C 超充技术,纯电续航最高 800 公里。
二、市场背景与竞争格局
- 增程式电动车的市场热度
2025 年第一季度,增程式车型销量占插混市场的近 30%,理想 L6、问界 M9 等车型表现突出。小米选择在 2026 年入局,旨在避开当前红海竞争,同时利用技术迭代(如纯电续航提升至 400 公里)形成差异化优势。
- 竞争对手动态
- 理想汽车:2025 年推出 L 系列 “智驾焕新版”,升级智能驾驶硬件。
- 问界:M9 增程版 2025 年改款后两小时大定破万,M8 增程版蓄势待发。
- 小鹏 / 极氪:小鹏首款增程 SUV 将于 2025 年下半年量产,极氪计划推出搭载超级电混系统的中大型 SUV。
- 小米的竞争策略
“昆仑” 增程 SUV 定位 30-40 万元价格带,直接对标理想 L9、问界 M9,但预计起售价较竞品低 10 万 - 15 万元,主打高性价比。其核心优势包括:
- 生态协同:依托小米智能家居生态,强化车家互联体验。
- 技术复用:共享 SU7 的碳化硅高压平台、大压铸工艺等核心技术,降低研发成本。
三、政策与供应链支持
- 政策环境
- 分类管理争议:2025 年行业热议将增程式电动车纳入纯电管理,若实施可能影响其市场定位。
- 年检新规:2025 年 3 月起,增程式电动车需接受双重检测(电池与发动机),增加使用成本。
- 供应链布局
- 博世合作:增程 SUV 将采用博世 IPB 2.0 制动系统与后轮转向技术,提升安全性与操控性。
- 产能保障:小米北京亦庄工厂二期扩建工程将于 2026 年完工,产能提升至 60 万辆 / 年,为增程车型交付提供支持。
四、用户关注的潜在问题
- 为何 2025 年未推出增程车型?
小米当前聚焦纯电车型的产能爬坡(SU7 锁单超 10 万辆,交付周期长达 40 周),增程技术需进一步验证。此外,2025 年增程市场竞争激烈,小米选择 “后发制人”,通过技术迭代(如 400 公里纯电续航)规避早期产品短板。
- 增程车型的定价与配置
预计 “昆仑” 增程 SUV 起售价约 35 万元,标配六座布局、空气悬架、激光雷达,高配版可能突破 40 万元,与理想 L8、问界 M7 形成错位竞争。
- 政策风险与应对
若增程式被归类为燃油车管理,小米可能通过升级电池技术(如纯电续航提升至 500 公里)或调整销售策略(如重点布局不限牌城市)应对。
五、总结与展望
- 2025 年动向:小米汽车 2025 年无增程车型上市计划,重心仍在纯电车型的交付与产能提升。
- 2026 年关键节点:增程 SUV “昆仑” 预计 2026 年下半年上市,凭借高性价比与生态优势冲击家庭用户市场。
- 长期战略:小米计划在 2027 年前推出三款增程 SUV(KL3、KL2、KL1),覆盖 20-40 万元价格带,形成 “纯电 + 增程” 双线并行的产品矩阵。
若想获取最新动态,建议关注小米汽车官方渠道或 2025 年上海车展(4 月 23 日)的新车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