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哪吒汽车与小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以下从市场表现、战略布局、技术突破及行业趋势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市场表现:小米逆势增长,哪吒国内遇冷
- 小米汽车:销量黑马持续领跑
小米凭借首款车型 SU7 的爆款效应,2024 年销量达 13.5 万辆,2025 年第一季度销量 7.56 万辆,完成年度目标(35 万辆)的 21.61%。其核心车型 SU7 在 2025 年一季度轿车销量榜排名第四,单月交付量突破 2.5 万辆,甚至超过特斯拉 Model 3。小米 SU7 Ultra 作为旗舰车型,搭载三电机系统(1548 马力,1.98 秒破百),上市三天大定 1.9 万台,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 哪吒汽车:国内销量断崖式下滑,海外成唯一亮点
哪吒汽车国内市场陷入困境,2025 年 1 月销量仅 110 辆,2 月 377 辆,3 月数据缺失。核心车型哪吒 S 销量从 2023 年的月均过万跌至 2024 年 12 月的 46 辆。不过,海外市场成为其主要增长点:在泰国获 100 亿泰铢(约 21.5 亿元)授信,计划 2025 年销售 1 万辆,并将泰国打造成东南亚出口基地。
二、战略布局:小米聚焦高端与产能,哪吒转向海外与工业 4.0
- 小米:产能扩张与生态协同
- 产能升级:小米汽车二期工厂扩建至 105 公顷,2025 年目标交付 35 万辆,实际产能通过产线优化已提升至 20 万辆 / 年。
- 生态整合:依托小米澎湃 OS,构建 “人车家全生态”,智能座舱支持多设备互联,计划通过 OTA 持续升级功能。
- 高端化战略:SU7 Ultra 定价 52.99 万元起,对标保时捷 Taycan,瞄准高性能电动轿车市场。
- 哪吒:海外突围与技术转型
- 泰国本地化生产:与 BGAC 合作,7 月启动哪吒 X 的本地化生产,降低成本并辐射东南亚市场。
- 技术品牌升级:发布 “浩智战略”,涵盖中央超算平台、800V SiC 电驱系统等,目标成为 “工业 4.0 综合服务商”。
- 用户运营:通过 “哪吒用户生态计划” 强化社区运营,提升品牌忠诚度。
三、技术突破:小米自研驱动,哪吒聚焦性价比
- 小米:全栈自研技术突破
- 三电技术:自研 HyperEngine V8s 电机(转速 27200rpm,功率密度 10.14kW/kg),效率达 98.11%,搭配宁德时代麒麟 Ⅱ 电池,充电 11 分钟续航增加 500km。
- 智能驾驶:Hyper Autonomous Driving(HAD)系统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支持无图 NOA,2025 年计划实现城市领航辅助驾驶。
- 制造工艺:9100t 大压铸设备实现后地板 72 零件合一,生产效率提升 45%。
- 哪吒:性价比与智能化平衡
- 智驾方案:哪吒 S 搭载商汤绝影低算力(16 TOPS)智驾系统,支持高速领航辅助、自动变道等功能,成本较行业同类方案降低 30%。
- 电池安全:天工电池通过 24 倍国标火烧测试,云端电池医生系统可提前 14 天预警隐患。
- 成本控制:哪吒 X 起售价 8.98 万元,通过磷酸铁锂电池和模块化设计压缩成本。
四、行业趋势:政策与竞争重塑格局
- 政策驱动:2025 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延续,叠加 “以旧换新” 补贴(最高 2 万元),刺激市场需求。
- 技术竞争:
- 智能驾驶:L2 + 级渗透率预计突破 45%,小米、小鹏等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城市领航功能。
- 插混崛起:PHEV 车型增速远超纯电,比亚迪、吉利等品牌通过插混技术冲击 B 级车市场。
- 价格战加剧:行业利润率降至 4.4%,车企通过降价、权益加码争夺份额,小米 SU7 限时优惠 1 万元,哪吒 X 提供 “0 息贷款”。
五、未来挑战与展望
- 小米的挑战:
- 产能爬坡:35 万辆目标需解决供应链瓶颈,尤其是芯片和电池供应。
- 品牌溢价:高端化路线需突破用户对 “性价比” 的固有认知。
- 哪吒的机遇:
- 海外市场:泰国、中东等新兴市场潜力巨大,需加速本地化生产。
- 技术落地:浩智战略的中央超算平台若能 2025 年量产,或重塑竞争力。
- 行业洗牌:预计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600 万辆,但 60% 企业将面临淘汰,哪吒需在年内实现盈利,小米则需巩固技术优势。
总结:2025 年,小米凭借技术自研与生态协同,有望在高端市场持续领跑;哪吒汽车则需通过海外扩张与技术转型,在性价比市场寻找生存空间。两家企业的竞争,将深刻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格局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