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有哪些上市公司

2025-04-20 10:29:00  阅读 2 次 评论 0 条

小米汽车有哪些上市公司

根据 2025 年最新信息,小米汽车的供应链已形成覆盖电池、电驱系统、智能驾驶、轻量化材料等核心领域的上市公司矩阵。以下从产业链各环节梳理与小米汽车深度绑定的上市公司及合作细节:

一、电池与能源系统


  1. 宁德时代(300750.SZ)

    • 合作内容:独家供应小米 SU7 Max 的 101kWh 麒麟三元锂电池,适配 800V 高压快充技术,支持 5 分钟补能 400 公里。
    • 技术优势: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入选工信部 “核心供应商白名单”,2025 年占小米电池采购量 40%。

  2. 比亚迪(002594.SZ)

    • 合作内容:子公司弗迪电池为小米 SU7 标准版提供磷酸铁锂刀片电池,采用 CTB 技术实现电池包与车身一体化,能量密度提升 15%。
    • 市场地位:与宁德时代形成 “双供应商” 策略,随机混装于标准版车型,确保产能稳定性。

  3. 中创新航(原中航锂电)

    • 合作内容:一级电池供应商,提供动力电池系统,适配小米汽车中端车型。


二、电驱动与电控系统


  1. 汇川技术(300124.SZ)

    • 合作内容:子公司汇川联合动力为小米汽车提供电驱动系统,覆盖电机、电控等核心环节,适配 SU7 全系车型。
    • 技术壁垒:国内工业自动化龙头,新能源汽车电机市占率领先,2025 年订单弹性显著。

  2. 威孚高科(000581.SZ)

    • 合作内容:通过间接参股企业联合汽车电子供应电驱系统核心零部件,同步拓展其他产品线。


三、智能驾驶与车联网


  1. 德赛西威(002920.SZ)

    • 合作内容:供应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支持小米 HyperOS 系统多屏联动,适配高阶自动驾驶需求。
    • 技术协同:与英伟达合作开发自动驾驶芯片,算力支持城市 NOA 功能。

  2. 光庭信息(301221.SZ)

    • 合作内容:提供自动驾驶测试服务及全域全栈解决方案,通过 ASPICE CL3 认证,适配小米智能驾驶算法优化。
    • 订单规模:2025 年智能驾驶软件订单收入或翻倍,深度绑定小米技术迭代。

  3. 禾赛科技(HSAI.US)

    • 合作内容:供应混合固态激光雷达 AT128,用于小米 SU7 的高阶自动驾驶系统,探测距离超 200 米。


四、底盘与轻量化部件


  1. 凯众股份(603037.SH)

    • 合作内容:供应底盘悬架减震元件及线控制动技术,与小米同步开发智能底盘系统,适配 48V 架构。
    • 市场份额:国内减震元件市占率超 30%,2025 年新增小米订单超 5 亿元。

  2. 拓普集团(601689.SH)

    • 合作内容:提供铝合金副车架、闭式空气弹簧等轻量化部件,减重 30% 的同时提升抗冲击性。
    • 技术突破:蜂窝铝镁合金型材技术获小米战略投资,白车身重量降至 320kg,比 Model Y 轻 18%。

  3. 模塑科技(000700.SZ)

    • 合作内容:参股企业北汽模塑为小米供应保险杠等车身部件,2025 年配套份额有望提升至 40%。


五、充电与能源网络


  1. 特锐德(300001.SZ)

    • 合作内容:与小米汽车在充电领域展开业务合作,布局智能充电桩及充电网络,适配高压快充需求。
    • 产能布局:2025 年新增产线投产,交付周期缩短至 30 天,受益小米产能爬坡。

  2. 科大智能(300222.SZ)

    • 合作内容:作为小米家充桩唯一供应商,推出 “星河” 系列充电桩,兼容小米、特斯拉等 99.9% 车型。


六、芯片与电子元件


  1. 中微半导(688380.SH)

    • 合作内容:供应车身控制模块(BCM)及电池管理系统(BMS)的 32 位车规级 MCU,单车价值量约 200 元,2025 年供货量达 500 万颗。

  2. 商络电子(300975.SZ)

    • 合作内容:通过 Tier1 供应商间接供应阻容感、电源芯片等电子元器件,适配小米汽车智能化升级需求。


七、材料与精密制造


  1. 祥鑫科技(002965.SZ)

    • 合作内容:供应电池包结构件及车身冲压件,轻量化产品减重率超 20%,切入小米多车型供应链。
    • 产能释放:2025 年新增产线投产,受益小米 SU7 产能提升至 3.7 万辆 / 月。

  2. 贝特瑞(835185.BJ)

    • 合作内容:全球锂电负极材料龙头,硅碳负极技术领先,间接供应小米汽车电池材料,适配快充需求。


八、检测与认证


中机认检(301508.SZ)

  • 合作内容:提供汽车检测与认证服务,覆盖小米汽车设计验证环节,技术权威性强,2025 年检测需求随行业扩容激增。

九、生态投资与战略合作


  1. 纵目科技(港股 IPO 中)

    • 合作内容:小米投资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供应域控制器及 4D 毫米波雷达,适配 L2 + 级自动泊车功能。

  2. 博泰车联网(港股 IPO 中)

    • 合作内容:小米持股 5.56%,供应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搭载高通 8295 芯片,2025 年营收目标超 30 亿元。


核心逻辑与风险提示


  • 技术壁垒:优先选择在高压快充(宁德时代)、智能驾驶(德赛西威)、轻量化(拓普集团)等领域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
  • 订单弹性:凯众股份、汇川技术等企业 2025 年订单占比超 30%,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 政策驱动:智能网联试点政策加速行业整合,小米汽车产能释放或带动产业链规模超千亿元。
  • 风险因素:需警惕原材料涨价(铝、锂)、技术迭代(固态电池)及小米销量不及预期的影响。

以上信息综合自小米官方公告、上市公司财报及行业分析报告,建议通过小米汽车官网或券商研报获取最新动态。

小米汽车有哪些上市公司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117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