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小米汽车的核心发布会于2 月 27 日晚在北京举办,此次发布会以 “双 Ultra” 为主题,正式推出旗舰车型Xiaomi SU7 Ultra,并同步发布小米 15 Ultra 手机,标志着小米在智能汽车领域的重要突破。以下是发布会的关键信息汇总:
一、发布会核心亮点
- 旗舰车型 SU7 Ultra 的发布
作为小米汽车首款超高性能纯电轿车,SU7 Ultra 定位高端市场,售价 52.99 万元起,相比此前 81.49 万元的预售价大幅下调 28.5 万元,引发市场强烈反响。该车搭载多项前沿技术:
- 智能驾驶系统:首次亮相的 “车位到车位” 先锋版支持全场景端到端自动驾驶,包括自动过闸机、ETC 通行、复杂环岛路径规划及窄路绕行,基于 1000 万条视频数据训练的端到端模型,计划 2025 年跻身智能驾驶第一阵营。
- 性能与续航:配备 800V 高压快充技术,12 分钟可补充 300 公里续航;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达 508kW,最高车速 253km/h,CLTC 工况续航里程达 820 公里。
- 生态联动:内置小爱同学,支持语音控制车辆、导航及娱乐场景,并与小米智能家居生态无缝连接,用户可通过车载系统远程控制家中设备。
- 市场表现与战略目标
发布会后,SU7 Ultra 市场反响热烈,开售 2 小时大定突破 1 万台,3 天内锁单量超 1.9 万台。雷军宣布 2025 年小米汽车销量目标上调至35 万辆,并加速全球化布局,计划携 SU7 Ultra 亮相 MWC 2025,向全球展示 “人车家全生态” 整合能力。
二、发布会技术与产品细节
- 智能驾驶技术迭代
小米在发布会上重点展示了智能驾驶系统的升级路径:
- 已向 SU7 Pro/Max 用户推送 “车位到车位” 先锋版功能,覆盖车库启动至目的地的全流程自动驾驶。
- 计划于 2025 年 3-4 月发布升级版智驾系统,进一步提升复杂场景处理能力。
- 产能与交付进展
小米北京工厂当前月均产能约 2.5 万辆,优先保障 SU7 系列交付。SU7 自 2024 年 3 月上市以来累计订单突破 40 万辆,2025 年第一季度销量超 2.9 万辆,位列纯电车型销量前列。武汉基地二期工程竣工后,年产能将提升至 30 万台,为后续车型交付提供支撑。
- 车型布局与后续计划
除 SU7 Ultra 外,小米汽车还在发布会上确认了第二款车型YU7(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的进展。该车原计划于 2025 年 6-7 月上市,但因产能分配及市场策略调整,缺席 2025 上海车展,预计推迟至 7-8 月正式亮相。YU7 轴距达 3000mm,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 508kW,CLTC 续航 820 公里,目标直指特斯拉 Model Y 市场份额。
三、行业影响与用户反馈
- 价格策略的颠覆性
SU7 Ultra 的定价策略被视为 “降维打击”,52.99 万元的起售价不仅低于预售价,还直接对标传统豪华品牌中高端车型,例如保时捷 Taycan 和特斯拉 Model S,重新定义了智能电动汽车的价值标杆。
- 安全与舆论应对
发布会后,小米汽车针对 3 月安徽高速事故引发的智能驾驶安全争议,迅速成立专项小组优化系统,并计划推出 “安全驾驶训练营”,要求车主每年参加 4 小时智驾安全培训,强化用户规范使用意识。
- 生态协同的差异化优势
小米通过 “手机 - 汽车 - 家居” 全场景无感连接,构建了独特的竞争壁垒。例如,SU7 Ultra 用户可通过车载系统控制家中空调、灯光等设备,实现 “上车即享全屋智能” 的体验。
四、发布会后续动态
- 上海车展参展信息
小米汽车将携 SU7 全系车型亮相4 月 23 日开幕的 2025 上海车展(6.2H 馆 6B02 展位),重点展示 SU7 Ultra 的智能驾驶技术及生态联动能力。YU7 虽未参展,但官方表示 “该来的会以最好的状态来”,暗示其上市临近。
- 全球化布局加速
小米 SU7 Ultra 已确认参加 MWC 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并计划于 2025 年内进入欧洲、东南亚等市场,依托小米海外渠道资源拓展全球用户。
总结
2025 年 2 月 27 日的小米汽车发布会,不仅是 SU7 Ultra 的技术与价格盛宴,更是小米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的阶段性成果展示。通过颠覆性定价、智能驾驶技术突破及全球化布局,小米正从新势力向行业领军者跨越。对于消费者而言,SU7 Ultra 的上市提供了高性能、高性价比的智能电动汽车选择;对于行业而言,小米的入局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推动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升级。后续可关注 YU7 的上市进展及小米在智能驾驶安全领域的优化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