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尚未推出任何燃油车型,且其官方战略与产品线规划均明确聚焦于纯电动和增程式新能源汽车领域。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现有车型均为纯电动
- 小米 SU7 系列
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SU7 全系为纯电动轿车,提供后驱和四驱版本,续航里程覆盖 700-830 公里(CLTC 工况)。其动力系统采用小米自研的超级电机 V6/V6s/V8s,搭配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性能参数对标特斯拉 Model S 等高端车型。例如,SU7 Ultra 版本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最大功率 1548 马力,零百加速仅需 1.97 秒,成为上海国际赛车场最速量产车。
- 小米 YU7(2025 年 6-7 月上市)
第二款车型 YU7 定位为轿跑风纯电 SUV,采用单 / 双电机驱动,纯电续航最高达 770 公里,搭载 96.3kWh 电池包。其设计语言延续了 SU7 的科技感,内饰配备悬浮式中控屏和小米澎湃 OS 车机系统,支持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二、未来规划以新能源为主
- 增程式 SUV(2026 年推出)
第三款车型代号 N3,定位为增程式 SUV,计划 2026 年上市。该车将搭载东安发动机作为增程器,纯电续航超 400 公里,综合续航超 1400 公里,目标与华为问界 M9、理想 L9 等竞品竞争。
- 技术路线明确
雷军在多个场合强调,小米汽车的核心技术集中于电动化与智能化,包括 800V 碳化硅平台、图灵 AI 高阶智驾、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等。例如,小米 SU7 Ultra 的三电机系统和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均代表了当前电动车技术的前沿水平。
三、官方战略与行业趋势支持无燃油车
- 雷军公开表态
雷军多次表示 “燃油车很落后”,认为用户一旦体验电动车便难以回归燃油车。他在 2024 年北京车展上直言,传统车企的同质化竞争 “全靠蒙”,而小米汽车将通过技术创新打破这一局面。
- 政策与市场导向
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如补贴、牌照优惠)和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度提升,促使小米等新势力聚焦电动化。2024 年小米汽车交付量达 13.68 万辆,其中 SU7 占比超 90%,显示市场对其电动车的认可。
- 行业合作与充电网络
小米汽车已与蔚来、小鹏、理想达成充电补能网络合作,并计划 2025 年扩展至 35 万台年产能。这些布局均围绕电动车生态展开,与燃油车无关。
四、潜在疑问与澄清
- 是否存在子品牌或合作燃油车?
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小米通过子品牌或合作推出燃油车。尽管曾有代工传闻(如北汽、海马),但官方均未确认,且小米自建工厂(北京经开区一期 / 二期)已投产,产能逐步提升。
- 增程式是否属于燃油车?
增程式汽车以电机驱动为主,发动机仅用于发电,本质上仍属于新能源汽车。小米 N3 的增程版与燃油车在技术路径上有本质区别。
结论
2025 年小米汽车没有燃油车,其产品矩阵完全由纯电动车型(如 SU7、YU7)和增程式 SUV(2026 年 N3)构成。这一战略符合小米 “All in 电动车” 的定位,也顺应了全球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趋势。若未来有新动态,小米官方将通过发布会或公告明确披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