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已形成以SU7 系列为核心、YU7为新增长点的产品矩阵,并规划了增程式 SUV等后续车型。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详细解析:
一、在售主力车型:SU7 系列
作为小米首款量产车型,SU7 系列凭借性能与智能化的双重突破,已成为品牌销量担当。2025 年,该系列推出Ultra 版和纽北限量版,进一步巩固高端市场地位。
1. 基础版本
- SU7 标准版:售价 21.59 万元,搭载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700 公里,零百加速 5.28 秒,定位入门长续航车型。
- SU7 Pro 版:售价 24.59 万元,升级至宁德时代神行电池,续航提升至 830 公里,配备高阶智驾功能,主打家用市场。
- SU7 Max 版:售价 29.99 万元,采用三元锂电池和双电机四驱系统,续航 800 公里,零百加速 2.78 秒,性能对标特斯拉 Model 3 Performance。
2. 高性能版本
- SU7 Ultra:2025 年新增车型,预售价 52.99 万元,搭载三电机系统(前 1 后 2),综合功率 1138kW,零百加速 1.98 秒,极速 350km/h,CLTC 续航 620 公里。配备碳纤维车身、碳陶瓷制动盘、主动扩散器等赛道级配置,曾创下纽北赛道四门电动车圈速纪录。
- SU7 纽北限量版:售价 81.49 万元,全球限量发售,搭载 V8s+V6s 三电机系统,马力达 1548 匹,0-200km/h 加速 5.86 秒,配备 Bilstein 绞牙避震和倍耐力 P ZERO 轮胎,专为赛道爱好者打造。
二、2025 年重磅新车:YU7(首款 SUV)
作为小米汽车第二款量产车型,YU7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将于 2025 年 6-7 月上市,主打家庭用户市场。
1. 核心参数
- 尺寸:长宽高 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五座布局,后排腿部空间达 980mm。
- 动力:
- 单电机后驱版:最大功率 235kW,最高车速 240km/h,搭载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725-820 公里。
- 双电机四驱版:前后电机功率 220kW+288kW,综合功率 508kW,零百加速 3.2 秒,搭载三元锂电池,续航 670-760 公里。
- 智能配置:标配激光雷达,搭载 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支持无图城市领航、自动泊车等功能,算力达 11.45EFLOPS。
2. 市场定位
- 价格:预计起售价 23 万元,对标特斯拉 Model Y(593-719km 续航)和智界 R7(25.98 万元起),续航优势显著(最长 820km)。
- 竞争策略:通过 “SUV + 纯电 + 长续航” 组合,填补 SU7 在家庭用户市场的空白,同时依托小米生态实现车家互联。
三、2025 年规划车型:增程式 SUV(内部代号 “昆仑”)
小米汽车正加速布局增程式市场,首款增程式 SUV 预计 2025 年底发布,2026 年上市。
1. 核心信息
- 定位:中大型 SUV,三排六座布局,车长超 5 米,轴距超 3 米,对标理想 L9、问界 M9。
- 动力:搭载 1.5T 增程器 + 双电机系统,纯电续航 400 公里,综合续航超 1000 公里,支持直流快充。
- 技术亮点:配备后轮转向技术(最小转弯半径 11.7 米)、智能全主动悬架(支持原地起跳)、48V 线控转向系统,提升操控灵活性与舒适性。
2. 市场意义
- 续航焦虑解决方案:增程式技术可缓解纯电车型的续航痛点,尤其适合长途出行需求较高的家庭用户。
- 产能与交付:预计 2025 年底发布,2026 年上市,初期产能依赖北京亦庄二期工厂(2025 年 7 月投产)。
四、技术升级与市场动态
1. 智能驾驶
- Xiaomi HAD 系统:已在 SU7 Ultra 中应用,支持全场景智驾(含无图城市领航),需用户完成 1000 公里安全智驾里程后解锁。
- 争议与挑战:2025 年 3 月 SU7 高速事故暴露 AEB 逻辑缺陷(无法识别静态障碍物),引发对智驾安全性的质疑。
2. 产能与交付
- SU7 系列:标准版等车周期 46-49 周(约 11 个月),Ultra 版最短 18-21 周,产能瓶颈显著。
- YU7:原计划 2025 年 6 月上市,因 EWO 设计变更延期至下半年,首批交付或延至 2026 年。
五、总结与展望
2025 年,小米汽车以SU7 系列为基石,通过YU7拓展 SUV 市场,并以增程式 SUV切入家庭用户领域。尽管面临产能压力与智驾技术争议,小米凭借 “高性价比 + 生态协同” 策略,仍有望冲击 30 万辆年销量目标。未来,随着固态电池(2026 年)、L4 级智驾等技术的落地,小米汽车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