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现有信息,目前小米汽车在 2025 年推出的最新车型为SU7 系列,而 “小米 P7” 可能是用户对车型名称的误称。以下是 2025 款小米 SU7 的核心信息整理,供参考:
一、车型定位与设计
小米 SU7 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延续家族化 “科技运动” 设计语言,2025 款新增璀璨洋红专属配色(选装价 9000 元)及 15 周年限定系列,包含 4 款新轮辋和米灰色内饰(限时赠送 Nappa 真皮材质)。车身线条流畅,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搭配 20 英寸米型轮辋或 21 英寸金属钕色运动轮辋,兼具视觉张力与空气动力学性能。
二、动力与续航
- 标准版:后置单电机,功率 220kW,扭矩 400N・m,CLTC 续航 700km,支持 10%-80% 电量充电 0.42 小时。
- Pro 版:后驱单电机升级至更高效率,CLTC 续航提升至 830km,配备激光雷达,支持城市领航辅助驾驶。
- Max 版:双电机四驱系统,功率达 495kW,零百加速 2.78 秒,CLTC 续航 800km,标配空气悬挂、布雷博刹车及 25 扬声器音响系统。
- Ultra 高性能版:三电机布局,总功率 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CLTC 续航 630km,支持赛道模式及纽北限量版定制配置(售价 81.49 万元)。
电池技术:部分车型搭载宁德时代麒麟 5.0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 500Wh/kg,CLTC 续航达 1200km,支持 12 分钟快充 80%,热失控风险降低 90%。
三、智能驾驶与座舱
- 硬件配置:全系标配 Orin-X 芯片,Pro 版及以上车型配备激光雷达,算力最高 560TOPS,支持高速 NOA、自动泊车及城市领航功能(需订阅增强包)。
- 软件生态:基于 VLM 视觉大语言模型的 Xiaomi Pilot 系统,支持语音交互、多屏协同(56 英寸 HUD+16.1 英寸中控屏),并深度整合小米智能家居生态,实现 “家车互联”。
- 安全冗余:配备电容方向盘、毫米波雷达及 11 颗摄像头,AEB 功能覆盖车辆、行人、二轮车,但暂不支持锥桶等静态障碍物识别。
四、价格与权益
- 标准版:21.59 万元,CLTC 续航 700km,基础智驾功能。
- Pro 版:24.59 万元,续航 830km,城市领航辅助。
- Max 版:29.99 万元,四驱性能版,空气悬挂 + 高阶智驾。
- Ultra 版:52.99 万元起,高性能赛道版,限量发售。
购车权益:2025 年 1 月购车可享 Nappa 真皮座椅、智驾功能终身免费及三年车载网络服务(15G / 月)。
五、交付与市场表现
目前小米 SU7 标准版交付周期约 46-49 周(2026 年 2-3 月提车),Pro 版及 Max 版稍短。作为小米首款量产车型,SU7 自上市以来销量表现亮眼,其高性能版 Ultra 被视为对标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的性价比选择。
六、注意事项
- 名称确认:若用户实际关注的是 “小鹏 P7+”,其 2025 款车型定位中型轿跑,起售价 18.68 万元,CLTC 续航 725km,与小米 SU7 形成差异化竞争。
- 风险提示:近期 SU7 因智能驾驶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局限性引发争议,用户需注意 “人机接管” 的响应时间及责任界定。
建议通过小米官网或线下门店获取最新配置表及试驾体验,以确认车型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