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小米汽车的配置选择需结合车型定位、核心需求和使用场景综合考量。目前小米汽车已形成SU7 系列(轿车)、**YU7(SUV)和昆仑(增程式 SUV)** 三大产品线,覆盖 20 万至 80 万元价格区间。以下从核心配置维度展开分析,并提供针对性选购建议:
一、车型与动力系统:性能与续航的平衡
1. SU7 系列:纯电性能标杆
- 基础款(21.59 万):后驱单电机,CLTC 续航 630km,适合城市通勤。
- Pro 版(24.5 万):双电机四驱,功率提升至 450kW,续航 700km,支持 800V 高压快充(10%-80% 仅需 18 分钟)。
- Max 版(29.99 万):三电机系统(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 1.98 秒,赛道级散热设计,适合性能爱好者。
- Ultra 版(52.99 万):碳纤维车身 + 纽北赛道调校,搭载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续航 800km,配备碳陶瓷刹车盘(100-0km/h 制动距离 30.8 米)。
2. YU7(30-40 万):中大型纯电 SUV
- 动力配置:单电机后驱(235kW)或双电机四驱(508kW),CLTC 续航最高 820km。
- 亮点:搭载 X-Pilot 4.0 智能驾驶系统,支持无图城市 NOA,覆盖全国 45 个城市。
3. 昆仑(15 万起):增程式 SUV
- 动力:1.5L 增程器 + 单电机,CLTC 综合续航 1200km,纯电续航 200km。
- 优势:解决续航焦虑,适合长途出行。
选购建议:
- 城市通勤:SU7 基础款或昆仑增程版,兼顾性价比与实用性。
- 长途自驾:YU7 长续航版或 SU7 Ultra,800V 快充 + 超 1000km 续航。
- 性能玩家:SU7 Max/Ultra,三电机 + 赛道级底盘。
二、智能驾驶:从辅助到全场景
1. 硬件配置
- 基础款:5 颗毫米波雷达 + 12 颗超声波雷达,支持 L2 级辅助驾驶(ACC、车道保持)。
- Pro/Max/Ultra:增加 1 颗激光雷达(128 线)、8 颗高清摄像头,算力提升至 11.45EFLOPS,支持 Xiaomi HAD 全场景智驾。
2. 功能差异
车型 | 高速 NOA | 城市 NOA | 自动泊车 | 远程召唤 |
---|---|---|---|---|
SU7 基础款 | ✔️ | ❌ | ✔️ | ❌ |
SU7 Pro | ✔️ | ✔️(45 城) | ✔️ | ✔️ |
SU7 Max/Ultra | ✔️ | ✔️(全国) | ✔️ | ✔️ |
3. 实测表现
- 高速场景:自动变道、超车流畅,遇到大货车会主动避让。
- 城市场景:可识别红绿灯、礼让行人,但雨天激光雷达可能失效。
- 泊车:支持极窄库位泊出(50cm 间距),小区复杂环境表现稳定。
选购建议:
- 科技尝鲜:选择 Pro/Max/Ultra,体验全场景智驾。
- 保守用户:基础款满足日常辅助需求,后期可通过 OTA 升级。
三、内饰与舒适性:材质与空间的取舍
1. 材质差异
- 基础款:合成皮座椅 + 塑料饰板。
- Pro 版:Nappa 真皮座椅 + Alcantara 翻毛皮。
- Max/Ultra:碳纤维饰板 + 赛车桶椅(带主动侧翼支撑)。
2. 空间布局
- SU7 系列:轴距 3000mm,后排腿部空间宽裕,但溜背造型影响头部空间。
- YU7:轴距 3000mm,SUV 造型提供更宽敞的头部空间,后备厢容积 559L。
- 昆仑:轴距 2800mm,5 座布局,后备厢空间实用。
3. 舒适性配置
车型 | 座椅按摩 | 空气悬架 | 后排小桌板 | 车载冰箱 |
---|---|---|---|---|
SU7 基础款 | ❌ | ❌ | ❌ | ❌ |
SU7 Pro | ✔️ | ✔️(双腔) | ✔️ | ✔️ |
SU7 Max/Ultra | ✔️ | ✔️(双腔 + 电磁感应) | ✔️ | ✔️ |
选购建议:
- 家庭用户:YU7 或昆仑,空间更实用。
- 豪华体验:SU7 Max/Ultra,碳纤维内饰 + 空气悬架。
四、科技配置:生态互联与硬件性能
1. 车机系统
- 芯片:基础款搭载骁龙 8155,Pro/Max/Ultra 升级为骁龙 8295,运行流畅度提升 40%。
- 屏幕:16.1 英寸 OLED 中控屏 + 56 英寸 AR-HUD,支持三指飞屏和连续语音交互。
2. 生态联动
- 小米生态:手机靠近自动解锁,车内控制米家设备(空调、扫地机器人)。
- CarIoT:远程启动家中电器,露营时对外放电(3.5kW)。
3. 音响系统
- 基础款:8 扬声器普通音响。
- Pro 版:12 扬声器哈曼卡顿音响。
- Max/Ultra:21 扬声器杜比全景声音响。
选购建议:
- 科技爱好者:Pro/Max/Ultra,骁龙 8295 + 生态联动。
- 音乐发烧友:Max/Ultra,顶级音响系统。
五、价格与售后服务:性价比与长期保障
1. 价格对比
车型 | 售价(万元) | 核心配置亮点 |
---|---|---|
SU7 基础款 | 21.59 | 单电机 + L2 辅助驾驶 |
SU7 Pro | 24.5 | 双电机 + 城市 NOA + 空气悬架 |
SU7 Max | 29.99 | 三电机 + 赛道调校 + 碳纤维内饰 |
SU7 Ultra | 52.99 | 纽北限量版 + 全场景智驾 |
YU7 | 30-40 | 中大型 SUV+X-Pilot 4.0 |
昆仑 | 15 起 | 增程式 + 1200km 综合续航 |
2. 售后服务
- 质保:整车 5 年 / 10 万公里,电池 8 年 / 16 万公里。
- 充电网络:自建 480kW 超充桩(11 分钟补能 300km),兼容第三方快充(功率可能下降)。
- 无忧服务包:免费基础保养、喷漆、上门补胎,每年约 2000 元。
选购建议:
- 预算有限:SU7 基础款或昆仑增程版,性价比突出。
- 长期使用:选择 Pro/Max/Ultra,享受更全面的质保和充电服务。
六、竞品对比:差异化优势
竞品 | 小米 SU7 Ultra 优势 |
---|---|
特斯拉 Model S | 价格低 30%,智能驾驶更本土化 |
保时捷 Taycan | 续航长 200km,充电速度快 30% |
比亚迪汉 EV | 性能强 50%,生态联动更完善 |
总结:按需选择,理性决策
- 性能优先:SU7 Max/Ultra,三电机 + 赛道级底盘。
- 科技尝鲜:SU7 Pro/Max,全场景智驾 + 骁龙 8295。
- 家庭实用:YU7 或昆仑,空间大 + 续航无忧。
- 性价比之王:SU7 基础款,20 万级纯电标杆。
建议到店试驾,重点体验智能驾驶和车机系统,结合自身需求与预算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