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小米汽车在 2025 年的产品布局已逐步清晰。结合官方动态、行业爆料及供应链进展,关于 “2025 年小米第四款车” 的核心信息可归纳如下:
一、2025 年小米汽车已确认的三款车型
- 小米 SU7 Ultra(已上市)
- 定位:高性能纯电轿车,主打赛道级性能。
- 核心参数:三电机驱动系统(双 V8s+V6s),综合功率 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 1.98 秒,CLTC 续航 630km,最高时速 350km/h。
- 价格:标准版 52.99 万元,纽北限量版 81.49 万元。
- 亮点:碳纤维车身组件、碳陶瓷制动盘、5.2C 超充技术(11 分钟补能 10%-80%),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和 Xiaomi Pilot Max 智驾系统。
- 小米 YU7(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
- 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跑 SUV,填补小米在 SUV 市场的空白。
- 核心参数:
- 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 508kW(691 马力),CLTC 续航 760km,三元锂电池。
- 单电机后驱版:功率 235kW,CLTC 续航 675km,磷酸铁锂电池。
- 价格:预计 30-40 万元。
- 亮点:激光雷达、800V 高压平台、后轮转向技术,车身尺寸 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主打家庭用户与智能驾驶体验。
- 小米昆仑增程 SUV(预计 2025 年底亮相,2026 年上市)
- 定位:中大型增程式 SUV,内部代号 “昆仑”,对标理想 L9、问界 M9。
- 核心参数:
- 动力:1.5T 增程器 + 双电机,纯电续航 400km,综合续航超 1000km。
- 配置:三排六座布局、后轮转向、博世 IPB 2.0 制动系统,激光雷达 + 高通骁龙 8295 芯片。
- 价格:起售价或低于理想 L9,预计 30 万元左右。
- 亮点:增程式技术解决续航焦虑,主打家庭用户大空间需求,设计风格方正,与 SU7/YU7 的运动路线形成差异化。
二、关于 “第四款车” 的争议与分析
1. 是否存在第四款车?
- 行业爆料:部分媒体推测小米 2025 年可能推出第四款车,如代号 “MX11” 的纯电 SUV,主打中端市场,起售价 24 万 - 25 万元。
- 官方信息:小米官方 2025 年新车计划仅明确 SU7 Ultra、YU7 及增程 SUV(昆仑),未提及第四款车。
- 产能限制:北京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 7 月投产,年产能 15 万辆,主要支持 YU7 生产;增程 SUV 可能依赖武汉工厂(2026 年投产)。短期内推出第四款车的产能压力较大。
2. 若存在,可能的方向
- 经济型车型:小米曾注册 “小米汽车青春版” 商标,或推出 15 万 - 20 万元的入门级纯电车型,搭载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500km 左右,对标比亚迪秦 PLUS EV。
- 跨界车型:如纯电 MPV 或轿跑车型,延续 SU7 的设计语言,但市场需求和产能分配存疑。
三、关键时间节点与风险提示
- 2025 年 3 月:SU7 Ultra 交付,验证小米高端市场竞争力。
- 2025 年 6-7 月:YU7 上市,销量目标占全年 30 万辆的 40% 以上。
- 2025 年四季度:增程 SUV “昆仑” 亮相,若如期发布,将成为 2025 年第四款车;否则可能推迟至 2026 年。
- 风险因素:
- 产能瓶颈:小米 SU7 现有订单交付周期已达 40 周以上,YU7 上市后可能加剧产能压力。
- 市场竞争:2025 年新能源市场内卷加剧,特斯拉 Model Q(预计 14 万元)、比亚迪海狮 07 等车型将挤压小米中低端市场空间。
四、总结:2025 年小米汽车的战略重心
小米 2025 年的核心目标是 **“冲高 + 走量”**:
- 冲高:通过 SU7 Ultra(80 万元级)和增程 SUV “昆仑”(30 万元级)提升品牌形象,突破技术壁垒。
- 走量:依靠 YU7(30 万 - 40 万元)和潜在的经济型车型,冲击 30 万辆年销量目标。
结论:若严格按时间线,2025 年小米第四款车可能为增程 SUV “昆仑”,但受产能和市场策略影响,其上市时间存在不确定性。若小米调整计划,第四款车也可能是一款 15 万 - 20 万元的经济型纯电车型,以扩大市场份额。建议持续关注小米官方动态及 2025 年上海车展(4 月 23 日开幕)的新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