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共有几款车

2025-04-19 23:24:51  阅读 2 次 评论 0 条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已推出的车型包括小米 SU7 系列(含标准版、Max 版、Ultra 版)和小米 YU7(御 7),覆盖中高端轿车和中大型 SUV 市场。根据官方披露及行业动态,2025 年小米汽车的产品布局可概括为以下三个维度:

一、已上市车型:SU7 系列与 YU7


  1. 小米 SU7 系列
    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SU7 自 2024 年 3 月上市以来持续热销,累计订单突破 40 万辆,3 月单月交付量超 2.9 万辆。该系列包含三个版本:

    • 标准版(21.59 万起):后驱长续航智驾版,CLTC 续航 668 公里,主打性价比。
    • Max 版(29.99 万):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 495kW,零百加速 3.9 秒,续航 830 公里,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和激光雷达。
    • Ultra 版(52.99 万起):三电机四驱,综合功率 1138kW,零百加速 1.98 秒,极速 350km/h,配备碳陶瓷刹车、主动扩散器等赛道级配置,预售 2 小时订单破万。
      此外,SU7 还提供 “璀璨洋红” 等限量配色,并通过 OTA 升级持续优化智能驾驶功能。

  2. 小米 YU7(御 7)
    作为小米第二款车型,YU7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计划于 2025 年 6-7 月上市。其核心配置包括:

    • 动力与续航:单电机后驱(235kW)或双电机四驱(508kW),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最高 820 公里,支持 800V 高压快充(15 分钟补能 500 公里)。
    • 智能座舱:配备 16.1 英寸中控屏、AR-HUD 和澎湃 OS 系统,支持手机 - 车机 - 家居无缝互联,副驾座椅提供零重力模式。
    • 设计与空间:车长 4999mm,轴距 3000mm,溜背造型搭配隐藏式门把手,风阻系数 0.23Cd,提供五座布局和全景天幕。
      尽管 YU7 缺席 2025 上海车展,但已启动冬季高速测试(雷军实测续航 1310 公里),预计售价 22.59 万 - 24.59 万元,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Y 和问界 M5。


二、产能与交付:支撑销量目标的关键


小米汽车 2025 年全年交付目标为 35 万辆,较 2024 年的 13.5 万辆实现翻倍。这一目标的达成依赖于:

  1. 工厂产能提升:一期工厂通过双班生产将年产能提升至 30 万辆,二期工厂(规划产能 15 万辆)预计 2025 年年中投产,总产能将达 45 万辆。
  2. 供应链优化:与宁德时代、汇川动力等供应商深化合作,确保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稳定供应。例如,YU7 采用的磷酸铁锂电池由福迪动力提供,三元锂电池则来自宁德时代。
  3. 渠道扩张:截至 2024 年底,小米汽车已在 58 个城市开设 200 家门店,2025 年计划将大型门店(500 平方米以上)扩展至 400 家,覆盖更多下沉市场。

三、技术布局:夯实长期竞争力


除现有车型外,小米汽车还在以下领域加速研发:

  1. 四电机驱动系统:预研的轮边电机方案综合功率达 1511kW,支持原地掉头、圆规转向等功能,对标比亚迪 “易四方” 技术。
  2. 智能底盘:开发全主动悬架系统,响应速度是传统空气悬架的 100 倍,可实现 140mm 升降行程和 44400N 升举力,测试车已实现 “原地起跳”。
  3. 线控技术:48V 线控转向系统支持 5:1-15:1 转向比调节,线控刹车系统可提升 10% 续航能力,未来将逐步应用于量产车型。

四、市场挑战与风险


  1. 产能爬坡压力:SU7 订单积压超 15 万辆,YU7 的上市可能进一步加剧产能紧张,需依赖二期工厂快速投产。
  2. 竞争加剧: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持续降价,问界 M8、极氪 9X 等竞品加速入场,小米需在价格与技术上保持平衡。
  3. 品牌溢价不足:尽管 SU7 销量亮眼,但小米汽车仍需突破 “性价比” 标签,通过 Ultra 版等高端车型提升品牌形象。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核心产品为SU7 系列(轿车)和YU7(SUV),覆盖 20 万 - 80 万元价格带,全年目标交付 35 万辆。随着产能释放和技术迭代,小米有望在新能源市场占据更重要地位,但需在高端化、全球化和生态协同等方面持续突破,以应对行业变局。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8081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