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在 2025 年的产品矩阵已形成4 大系列、6 款核心车型的布局,覆盖轿车、SUV 两大品类,并通过不同动力形式和配置版本满足多样化需求。以下是具体车型及亮点解析:
一、小米 SU7 系列(纯电轿车)
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SU7 系列在 2025 年进一步扩展,形成标准版、Pro 版、Max 版、Ultra 版的 “阶梯式” 产品矩阵:
- SU7 标准版(21.59 万元起)
基础款车型,搭载单电机后驱系统,CLTC 续航 550km,主打性价比市场。配备 16.1 英寸中控屏、高通骁龙 8295 芯片,支持 L2 级辅助驾驶。 - SU7 Pro 版(24.59 万元)
升级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 495kW,零百加速 3.2 秒,CLTC 续航 712km。新增激光雷达,支持高速 NOA 和自动泊车。 - SU7 Max 版(29.99 万元)
顶配版本,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CLTC 续航 800km。配备空气悬架、碳纤维内饰组件,智驾系统升级为 Xiaomi Pilot Max(双 Orin X 芯片,算力 508TOPS)。 - SU7 Ultra 版(52.99 万元起)
2025 年 3 月上市的高性能车型,采用三电机四驱系统(前 V6s + 后双 V8s),总功率 1138kW,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搭载 93.7kWh 电池,支持 5.2C 超充(11 分钟补能 500km)。车身采用 17 处碳纤维组件,整备质量<2400kg,创下纽北赛道 6 分 46 秒 874 的圈速纪录。
二、小米 YU7 系列(纯电 SUV)
首款 SUV 车型 YU7 在 2025 年 6-7 月上市,提供单电机后驱版、双电机四驱版两种选择:
- YU7 单电机后驱版(23 万元起)
搭载 235kW 电机,CLTC 续航 620km,配备磷酸铁锂电池。车身尺寸 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五座布局。智驾系统搭载激光雷达,支持城市 NOA。 - YU7 双电机四驱版(30-40 万元)
前后双电机综合功率 508kW(691 马力),零百加速 3.2 秒,CLTC 续航 750km(三元锂电池)。配备空气悬架、后轮转向(最小转弯半径 11.7m),支持 “原地掉头” 等功能。
三、小米增程 SUV(内部代号 “昆仑”)
定位中大型增程式 SUV,原计划 2025 年四季度亮相,但受工厂产能影响,预计2026 年正式上市。该车采用三排六座布局,搭载 1.5T 增程器 + 前后双电机,CLTC 综合续航 1200km,起售价约 15 万元。配备后轮转向、高阶智驾系统,主打家庭用户市场。
四、特别版本与限量车型
- 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
全球限量 500 台,采用赛道专用碳纤维套件,最大下压力 285kg,配备倍耐力 P ZERO 轮胎和碳陶瓷刹车盘。专属配置包括 “赛道大师” 模式、模拟声浪系统,以及与纽北赛道联名的内饰标识。 - SU7 15 周年纪念版(售价待定)
特别配色版本,提供璀璨洋红外观、专属轮毂和黄色卡钳,需额外支付 9000 元选配。内饰升级 Nappa 真皮座椅,搭载定制版澎湃 OS 系统。
五、产能与交付计划
- 北京工厂二期:2025 年 6 月投产,年产能 15 万辆,主要生产 YU7 系列。
- 武汉工厂:2026 年建成,规划产能 60 万辆 / 年,未来将生产增程 SUV 和更多新车型。
- 销量目标:2025 年计划交付 30 万辆,其中 SU7 系列占比约 60%,YU7 系列占比 40%。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通过 **“轿车 + SUV” 双线布局 **,以 SU7 系列巩固高端市场,YU7 系列拓展主流消费群体,并通过增程技术覆盖更广用户需求。目前已上市车型包括 4 款 SU7 和 2 款 YU7,全年计划新增车型 1 款(增程 SUV)。未来随着产能释放和技术迭代,小米汽车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向 “智能出行生态” 目标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