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小米在手机、汽车、生态链等领域均有重磅新品发布,覆盖高端旗舰、大众市场及前沿科技,以下为核心产品解析:
一、手机与平板:影像与性能的双重突破
小米 15 Ultra(已发布)
作为开年旗舰,小米 15 Ultra 以 “夜神” 为代号,搭载高通骁龙 8 至尊版处理器,配备 6000mAh 大电池与 90W 快充,续航能力显著提升。影像系统是其最大亮点:1 英寸索尼 LYT900 主摄 + 2 亿像素潜望长焦,暗光拍摄能捕捉车辆水滴细节,夜景长焦噪点控制行业领先,起售价 6499 元直指万元机市场。此外,机身采用黑银双拼色设计,横向握持宛如复古相机,成为高端用户的首选。
小米 16 系列(预计 2025 年底发布)
小米 16 Pro 将采用铂力特的 3D 打印金属中框,这是小米首次在旗舰机中应用该技术,中框重量降低 15% 的同时强度提升 20%。屏幕方面,小米 16 Pro 将采用直屏形态,搭配第二代高通骁龙 8 Elite 2 处理器,性能较前代提升 25%。而小米 16 Ultra 预计 2026 年上半年推出,影像系统将进一步升级,起售价或突破 6000 元。
Redmi Note 14 Pro(已发布)
定位平民旗舰,Redmi Note 14 Pro 搭载天玑 7300-Ultra 处理器,性能跑分超 75 万,满足日常使用与主流游戏需求。5500mAh 电池支持 8 小时重度续航,IP68 级防尘防水提升户外使用安全性。6.67 英寸 OLED 曲面屏支持 120Hz 高刷新率,湿手触控 2.0 技术解决潮湿环境操作难题,售价 1099-1599 元。
小米平板 7(已发布)
小米平板 7 采用 11.2 英寸 3.2K 144Hz 自适应刷新率屏幕,支持杜比视界与杜比全景声,搭载骁龙 7+ Gen3 处理器,性能较前代提升 30%。内置 Xiaomi HyperOS 2 系统,支持多窗口任务与跨设备协作,8850mAh 电池配合 45W 快充,30 分钟可充至 40%,售价 1999-2799 元。
二、小米汽车:超跑与 SUV 双线布局
小米 SU7 Ultra(已上市)
作为小米汽车的性能旗舰,SU7 Ultra 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总功率 1138kW,零百加速仅需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CLTC 续航 630 公里。车身采用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套件,内饰升级运动座椅与赛道刺绣徽标,车机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预售价 81.49 万元。
小米 YU7(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
首款中大型 SUV,YU7 长宽高为 4999/1996/1600 毫米,轴距 3000 毫米,配备激光雷达与高阶智驾系统。动力提供单电机(320 马力)与双电机(691 马力)版本,电池支持三元锂与磷酸铁锂两种方案,起售价或低于 30 万元。
三、生态链产品:智能生活全面升级
小米 Buds 5 Pro(已发布)
定位高端降噪耳机,小米 Buds 5 Pro 采用哈曼 AudioEFX 调校,支持 40dB 深度降噪与 AI 实时翻译,钛金属机身搭配无线充电,售价 999 元。
米家中央空调 Pro(已发布)
搭载双制冷系统与智能恒温技术,比传统空调省电 30%,支持与加湿器、除湿机联动调节湿度,起售价 23999 元。
Redmi Book Pro 16 2025(已发布)
配备小米 AIPC 引擎,支持苹果文件互传,99Wh 电池续航达 30 小时,3.2K 120Hz 屏幕通过莱茵护眼认证,售价 5499 元起。
米家扫拖机器人 3C 增强版(已上市)
支持自动集尘与拖布抬升,搭载 3D 结构光避障,吸力提升至 6000Pa,顶配款售价 2999 元。
四、市场与技术动态
- 市场份额:2025 年 1 月,小米手机以 16.8% 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第二,仅次于华为。
- 技术布局:小米 HyperAI 技术全面落地,支持 AI 生成文本、图像及会议协作,未来将覆盖更多生态链产品。
- 国际拓展:小米在新加坡、欧洲等市场推出定制化产品,如支持多语言的小米 15 系列与本地化服务。
总结
2025 年小米以 “双 Ultra” 战略为核心,手机与汽车协同发力,生态链产品向高端化与智能化升级。从超跑 SU7 Ultra 到平民旗舰 Redmi Note 14 Pro,从 3.2K 平板到 AI 降噪耳机,小米正通过技术创新与性价比优势,巩固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领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