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小米汽车新品发布会于 2 月 27 日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 “极致探索”,这是小米汽车高端化战略的关键节点。此次发布会不仅发布了旗舰车型Xiaomi SU7 Ultra,还首次披露了第二款车型YU7的部分信息,同时公布了智能驾驶技术的重大突破。以下是发布会的核心内容及延伸解读:
一、核心发布车型:SU7 Ultra
1. 定位与定价
- 定位:作为小米首款高端智能电动汽车,SU7 Ultra 被定义为 “新豪车”,旨在挑战传统豪华品牌(如保时捷、BBA)的性能与科技标杆。
- 定价:标准版售价52.99 万元,竞速套装(含赛道模式)售价10 万元,纽北限量版售价81.49 万元。
- 市场表现:开售 2 小时大定突破 1 万辆,远超小米 2025 年全年 1 万台的销售目标。
2. 技术亮点
- 性能与设计:
- 搭载三电机系统,综合功率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仅需1.98 秒(不含起步时间),最高时速350km/h,纽北赛道认证为 “全球最速四门量产车”。
- 采用碳纤维材质(全车 21 处使用,总面积 5.5m²),车身减重 15%,同时配备碳陶瓷制动盘和空气动力学套件,最大下压力达285kg。
- 智能驾驶:
- 首发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系统,支持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全程自动驾驶,覆盖高速、城市道路、泊车等场景。硬件包括 1 颗 128 线激光雷达、3 颗毫米波雷达、11 颗高清摄像头和 12 颗超声波雷达,算力达11.45EFLOPS。
- 系统已完成 1000 万 Clips 真实路况数据积累,雨雾天气变道成功率提升 23%。
- 智能座舱:
- 标配HyperOS系统,支持五屏联动(16.1 英寸中控屏、56 英寸 HUD、翻转式仪表屏及后排双 Pad),兼容米家生态设备,可实现 “上车即用,下车即走” 的无缝体验。
3. 用户权益
- 小订用户享有优先交付权,锁单用户可限时改配 Ultra 车型。
- 提供 “小米智驾保障服务”,覆盖智能驾驶场景下的保险与事故处理。
二、第二款车型:YU7
1. 定位与设计
-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中文命名 “小米御 7”,主打家庭用户市场,对标特斯拉 Model Y。
- 设计:
- 取消传统仪表盘,采用 **PHUD(前挡风玻璃投影)** 和远端贯穿式屏幕,中控台保留大尺寸悬浮中控屏,支持双无线充电。
- 车身尺寸4999×1996×1608mm,轴距3000mm,提供单电机后驱(235kW)和双电机四驱(508kW)版本,最高车速253km/h。
2. 续航与产能
- 续航: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提供 96.3kWh 和 101.7kWh 两种版本,CLTC 续航最高820km。
- 上市计划:预计 2025 年 6-7 月正式发布,首年销量目标8.5 万辆,2026 年计划销售36 万辆。
三、技术与生态布局
1. 智能驾驶技术突破
- HAD 系统全量推送:2 月 25 日起,小米 SU7 全系用户可通过 OTA 升级至 HAD 1.5.5 版本,新增 18 项功能,包括自动变道、环岛通行、无保护左转等。
- 本土化场景优化:针对中国复杂路况,系统在雨雾天气、施工路段等场景的处理能力领先特斯拉纯视觉方案。
2. 生态协同
- 人车家全生态:小米 SU7 Ultra 可联动 200 + 米家设备(如智能家居、手机、穿戴设备),实现 “离家自动关灯”“行车数据反哺家庭安防” 等功能。
- AI 技术融合:HyperOS 系统内置 AI 大模型,支持连续对话、语音控制备车、远程家居联动等。
四、市场策略与行业影响
1. 产能与交付
- 产能提升:北京亦庄工厂二期启动双班生产,年产能突破 40 万台,确保 2025 年交付目标从 30 万辆上调至35 万辆。
- 供应链优化:与宁德时代合作深化,电池供应稳定,碳化硅高压平台支持 12 分钟快充(10%-80%)。
2. 高端化与全球化
- 高端化战略:雷军强调 “高端化是小米的生死之战”,SU7 Ultra 的目标是 “性能比肩保时捷、科技紧追特斯拉、豪华媲美 BBA”。
- 全球化布局:计划 2027 年进军海外市场,首站聚焦欧洲和东南亚,泰国工厂年产能规划 15 万辆。
3. 行业趋势
- 智能化竞争:2025 年 L2 级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预计达 65%,小米 HAD 系统目标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 固态电池量产:小米参与半固态电池研发,预计 2025 年相关技术上车,提升续航与安全性。
五、总结与展望
2025 年小米汽车新品发布会标志着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全面发力:SU7 Ultra以性能与科技冲击高端市场,YU7则通过 SUV 车型拓展主流用户,而HAD 系统和人车家生态则构建了差异化竞争壁垒。随着产能提升和技术迭代,小米汽车有望在 2025 年实现 35 万辆交付目标,并为 2027 年全球化战略奠定基础。对于消费者而言,小米的 “高配半价” 策略(如 SU7 Ultra 售价仅为保时捷 Taycan 的 1/3),正在重塑智能电动车市场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