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目前已公开的信息,小米汽车在 2025 年的混动车型布局主要围绕代号 “昆仑” 的YU9 大型增程 SUV/MPV展开。这款车型定位家庭用户,主打长续航和大空间,预计将在 2025 年下半年至 2026 年期间正式上市。以下是结合最新动态的详细分析:
一、技术路线与产品定位
小米 YU9 采用增程式混动系统(EREV),而非插电式混动(PHEV)。这一选择主要基于三点考量:
- 市场需求:增程式技术能有效解决三四线城市充电设施不足的痛点,同时享受新能源政策红利。2025 年 1-2 月,混动车型已占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 56.9%-59.9%,成为主流选择。
- 成本控制:增程系统电池容量仅为同级纯电车的 60%,可显著降低成本。小米计划通过 “第二基地” 专攻增程车型,形成与纯电车型的技术路线对冲。
- 技术过渡:在固态电池量产(预计 2027 年)前,增程技术是兼顾商业回报与技术积累的 “踏板”。小米 YU9 的综合续航(CLTC 工况)预计较理想 L9、问界 M9 提升 200-300 公里,达到1500 公里,直击长途出行焦虑。
二、核心参数与配置
- 续航表现:
- 纯电续航:预计 400 公里(CLTC 工况),支持日常通勤纯电行驶。
- 综合续航:满油满电状态下可达 1500 公里,远超竞品(如理想 L9 综合续航 1300 公里)。
- 动力系统:
- 搭载 1.5T 增程器 + 前后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超 400 马力,零百加速约 4.9 秒。
- 电池采用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CTP 3.0 技术),支持 800V 超充(10 分钟补能 400 公里)。
- 空间与设计:
- 车长 5.3 米,轴距超 3 米,提供 6/7 座布局,第二排独立座椅支持电动调节,可一键切换为 “露营模式”。
- 尾部配备 OLED 大屏,支持表情显示、投影等功能,强化科技感与实用性。
- 智能化配置:
- 搭载小米澎湃 OS 2.0 车机系统,支持米家生态联动(如远程控制智能家居)。
- 配备双激光雷达、11 颗摄像头,支持高速 NOA 和城市辅助驾驶(2026 年 OTA 升级)。
三、价格与补贴政策
- 定价策略:
- 预计起售价39.99 万元(七座基础版),顶配 Ultra 版约 49.99 万元,较理想 L9(45.98 万起)和问界 M9(46.98 万起)更具性价比。
- 小米通过 “田忌赛马” 策略,用顶配车型对标竞品中配,强化空间、续航和智能化优势。
- 补贴支持:
- 国家层面:插电式混动(含增程式)乘用车可享受 1.2 万元补贴。
- 地方政策:如上海、天津等地对置换增程车型提供最高 1.5 万元补贴,叠加后购车成本可进一步降低。
四、市场竞争与用户价值
- 竞品对比:
- 理想 L9:45.98 万起,综合续航 1300 公里,品牌溢价较高,但智能化体验不及小米。
- 问界 M9:46.98 万起,鸿蒙座舱生态完善,但续航略短(1300 公里)。
- 小米 YU9:以更低价格提供更长续航、更大空间和更强的米家生态联动,适合注重实用性与科技体验的家庭用户。
- 用户价值:
- 无焦虑出行:1500 公里综合续航覆盖长途需求,增程器可灵活补能。
- 智能生活:车家互联(如语音控制家电、远程查看家庭安防)提升便利性。
- 性价比优势:顶配版配置(如双激光雷达、空气悬架)较竞品同价位车型更丰富。
五、产能与交付计划
小米 YU9 将在武汉工厂量产,该工厂专供增程车型和固态电池试线,预计 2026 年实现大规模交付。此前小米 SU7 的热销(2024 年交付超 13.5 万辆)验证了其供应链管理能力,YU9 的产能爬坡值得期待。
总结
小米 YU9 作为 2025 年混动市场的重磅车型,凭借增程式技术 + 米家生态 + 高性价比的组合,有望在家庭用户市场与理想、问界等品牌正面竞争。其 1500 公里综合续航、40 万级定价及智能化体验,精准匹配了当前消费者对 “大空间、长续航、低焦虑” 的核心需求。若能在 2025 年如期上市,YU9 或将成为小米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关键转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