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的销售渠道布局已形成以线下门店为核心、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化网络,同时服务体系快速完善,为其全年 35 万辆交付目标提供支撑。以下是具体进展:
一、线下门店:加速下沉,覆盖全国主流城市
- 规模与增速
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小米汽车全国门店总数达235 家,覆盖65 个城市,较 2024 年同期增长近 3 倍。2025 年 1-3 月单月新增门店分别为 16 家、5 家、15 家,4 月计划新增33 家,首次进入保定、德州、汕头等7 个新城市,预计二季度末门店总数将突破268 家,覆盖城市增至72 个。这一扩张速度远超蔚来、小鹏等新势力,且重点向二三线城市下沉,例如柳州、湘潭等工业重镇,旨在触达更广泛消费群体。
- 布局策略
小米采用 “1+N” 模式:
- 1代表自建自营的交付中心,一城一设,聚焦高端车型交付与标杆体验;
- N包括与百强经销商合作的销服一体店(2S)及小米之家改造店,前者分布于主流汽车商圈,后者依托小米 3C 零售网络,降低获客成本。
例如,淄博、保定等新城市首店均采用 “销售 + 服务” 一体化设计,单店月均销量达156 辆,坪效显著高于传统 4S 店。
二、服务网络:配套扩张,提升用户体验
- 服务网点建设
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小米汽车已建成127 家服务网点,覆盖75 个城市,较 2024 年底增长 58%。服务网络与销售门店比例为1:1.85,高于行业平均的1:2.5,例如淄博门店新增后,维保响应时效缩短至47 分钟。2025 年目标为 “销售门店覆盖 100 城,服务网点覆盖 90% 地级市”,部分服务点采用第三方合作模式快速填补区域空白。
- 售后体系优化
针对交付量攀升导致的售后排队问题,小米计划加大投入,例如在新增服务网点中配置30% 常用零部件地级市仓储,缩短维修周期。同时,通过 APP 提供线上预约、进度查询等功能,实现 “用户不出城即可享受全链路服务”。
三、线上渠道:APP 驱动,强化生态联动
- 小米汽车 APP
作为核心线上入口,APP 集成在线订车、预约试驾、社区互动、车辆控制等功能,支持个性化配置与订单追踪。2025 年 3 月上线的驾驶评分功能引发热议,用户安全分与 NOA 城区领航、隐藏极速模式等权益挂钩,推动 APP 日均活跃用户增长217%,月活达200 万,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8 分钟,远超行业均值。
- 生态协同
小米汽车与米家智能家居深度联动,例如车辆接近住宅时自动激活 “回家模式”(灯光、空调预设),车机系统 MIUI Auto 兼容 Android Automotive 与 CarPlay,降低用户迁移成本。线上渠道不仅是销售工具,更是用户体验智能生态的入口。
四、合作伙伴与供应链支撑
- 渠道合作
小米与14 家百强汽车经销商集团签约,共建销服一体店,利用其区域资源快速铺开网络。此外,与电子产品零售商 MediaMarkt 等探讨海外合作模式,但 2025 年仍聚焦国内市场,出海计划推迟至 2027 年。
- 供应链保障
北京亦庄工厂二期于 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7 月投产,年产能新增15 万台,总产能提升至30 万台,为渠道扩张提供产能支撑。同时,与华阳集团(智能座舱)、中汽股份(场地试验)等企业深化合作,确保产品与服务质量。
五、未来展望:从规模到效率
2025 年,小米汽车渠道策略将从 “快速扩张” 转向 “提质增效”:
- 门店质量:优化单店运营,提升试驾转化率,目标单店月均销量突破200 辆;
- 服务密度:年内实现服务网点覆盖90% 地级市,缩短用户服务半径;
- 数字化升级:通过 APP 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精准匹配区域车型供给,降低库存压力。
总体而言,小米汽车通过 “高密度直营 + 区域仓储 + 生态赋能” 的组合拳,正在重塑汽车零售逻辑,其渠道网络的广度与深度已接近头部新势力,为全年 35 万辆交付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