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小米汽车在宁波的布局已逐步深化,涉及生产供应链、销售网络、政策支持及市场表现等多个维度。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生产与供应链:宁波在小米汽车产业链中的角色
尽管小米汽车的整车生产基地主要位于北京(如亦庄工厂),但宁波在其供应链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 核心零部件供应:
- 宁德时代宁波基地:作为小米 SU7 Max 三元锂电池的独家供应商,宁德时代宁波基地 2025 年产能翻倍至 20 万吨,直接支撑小米汽车的电池需求。
- 宁波华翔:作为小米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宁波华翔在宁波设有生产基地,为小米 SU7 提供内饰、外饰等组件,其全球化布局(如德国、墨西哥基地)也为小米汽车的海外扩张提供支持。
- 宁波高发:2025 年 3 月,宁波高发宣布与小米汽车达成合作,为 SU7 Ultra 等车型提供关键零部件,进一步强化宁波在小米汽车供应链中的地位。
- 轻量化技术协同:
宁波作为全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大市,拥有 2000 余家轻量化产业链企业,在热成型、一体化压铸等领域技术成熟。小米汽车的 SU7 Ultra 采用碳纤维车身,与宁波的轻量化产业形成技术协同。
二、销售与市场:宁波的消费表现与政策支持
- 销量与市场地位:
- 2025 年 1-2 月,宁波的小米汽车销量分别为 633 辆和 777 辆,位列全国第 12 位,属于中等规模市场。杭州、深圳、上海等城市仍是小米汽车的主要销售区域。
- 小米 SU7 Ultra 于 2025 年 2 月上市后,宁波市场对高端车型的需求逐步释放,推动单月交付量连续 5 个月突破 2 万辆。
- 政策支持与购车补贴:
- 宁波政府补贴:2025 年宁波对新能源汽车提供最高 2 万元的报废更新补贴和 1.5 万元的置换补贴,小米 SU7 全系可享受这一政策,叠加平台补贴后,消费者实际购车成本可降低约 2 万元。
- 地方配套措施:宁波通过 “整零协同” 政策,推动本地零部件企业与小米汽车合作,提高供应链本地化率。例如,宁波高发、宁波华翔等企业通过技术升级获得小米汽车的订单。
- 线下销售网络:
宁波目前有两家小米汽车官方门店:
- 鄞州万达城市展厅:位于鄞州区四明中路 998 号万达广场,提供试乘试驾及车辆展示服务。
- 宁波书城交付中心:位于鄞州区宁波书城文化广场,负责车辆交付及售后支持。
三、挑战与争议:安全事件与消费者反馈
- 试驾车事故影响:
2025 年 1 月,宁波鄞州区发生一起小米 SU7 试驾车与电动自行车碰撞事故。官方调查显示,事故原因为电动自行车闯红灯,小米 SU7 未使用弹射模式或超速,但事件引发公众对试驾流程安全的讨论。小米汽车随后加强了门店试驾管理,避免类似事件重演。
- 消费者投诉与售后服务:
- 提车延迟:部分宁波消费者反映订单排产周期过长(如 8-9 个月),影响购车补贴和牌照额度使用。
- 软件故障:2025 年 2 月,宁波一车主因倒车时车机弹窗中断影像导致碰撞,小米汽车回应称是用户误操作,但事件暴露了车机系统的交互设计缺陷。
四、未来展望:小米汽车在宁波的战略布局
- 产能扩张与区域合作:
小米汽车计划 2025 年冲击 35 万辆交付目标,宁波作为供应链重镇将持续受益。尽管暂无整车工厂建设计划,但北京亦庄二期和武汉工厂的投产(2025 年年中)将提升整体产能,间接促进宁波零部件企业的订单增长。
- 技术创新与市场渗透:
- 智能驾驶技术:宁波舟山港的无人集卡项目为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技术提供了封闭场景测试机会,未来可能拓展至城市道路试点。
- 产品迭代:小米 YU7(SUV 车型)原计划 2025 年上海车展发布,但因策略调整推迟。若后续上市,宁波市场对 SUV 的需求可能进一步激活。
- 竞争与应对:
宁波本地车企(如吉利、极氪)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势表现对小米汽车构成竞争。小米需通过差异化定价(如 SU7 标准版 21.59 万元起)和智能化配置(如四屏交互系统)巩固市场份额。
总结
2025 年,宁波在小米汽车的供应链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零部件企业的技术支持和政府补贴政策推动了小米汽车在当地的销售。尽管面临试驾车事故、消费者投诉等挑战,小米汽车仍通过产能扩张和产品迭代逐步渗透宁波市场。未来,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落地和新车型的推出,宁波有望成为小米汽车在华东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