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小米汽车的性能表现可圈可点,其旗舰车型小米 SU7 Ultra凭借极致的动力性能、前沿的智能科技和赛道级调校,在电动豪车市场中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以下从核心性能、智能驾驶、用户反馈及市场定位等维度展开分析:
一、动力性能:地表最强量产四门车
小米 SU7 Ultra 搭载了自研的三电机系统(V8s 双电机 + V6s 单电机),综合功率高达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仅需1.98 秒,0-200km/h 加速 5.86 秒,极速可达350km/h,超越特斯拉 Model S Plaid(1020 马力,2.1 秒破百)和保时捷 Taycan Turbo S(761 马力,2.8 秒破百),成为 “地表最快量产四门车”。
为应对强劲动力带来的高热量,车辆配备了赛道级散热系统(每分钟散热 2.7×10⁶J)和碳陶瓷制动盘(100-0km/h 刹停距离仅 30.8 米),确保连续激烈驾驶时的性能稳定性。此外,小米 SU7 Ultra 在纽北赛道完成调校,并计划挑战纽北圈速纪录,其底盘支持连续两圈极限驾驶不过热,原厂即可下赛道,展现出卓越的赛道性能。
二、智能科技:全场景智驾与生态互联
- Xiaomi HAD 全场景智能驾驶
小米 SU7 Ultra 搭载了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支持无图城市领航、漫游寻位泊车、极窄库位泊出等功能。其智驾算力达11.45EFLOPS,场景数据积累超1000 万段,在城区和高速场景下均能提供安全、便捷的驾驶体验。
- 硬件配置:配备激光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11 个摄像头及双 NVIDIA Orin-X 芯片,实现多传感器融合感知。
- 本土化优势:相比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小米 HAD 系统在复杂路况(如加塞、非机动车穿行)的处理上更符合中国驾驶习惯,用户反馈其城市领航辅助的接管率较低。
- 智能座舱与生态联动
车内搭载骁龙 8295 芯片和小米澎湃 OS 系统,运行流畅,支持语音助手 “小爱同学” 和人车家全生态联动。7.1 英寸液晶仪表盘、16.1 英寸中控屏及 56 英寸 AR-HUD 抬头显示系统,提供丰富的车辆信息和便捷的控制界面。用户可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车辆,并与米家设备无缝连接,实现 “上车即享智能家居” 的体验。
三、续航与充电:超快充与长续航兼顾
小米 SU7 Ultra 采用宁德时代麒麟 II 高功率电池包,CLTC 续航里程达630km,支持5.2C 超快充技术,11 分钟即可完成 10%-80% 充电。电池配备双大面主动冷却系统,散热能力为普通电车的 3 倍,保障赛道连续高强度驾驶不过热。此外,车辆支持V2L 对外放电(3.5kW)和V2V 车对车充电(6.6kW),提升了应急场景的实用性。
四、设计与配置:轻量化与豪华感并存
- 空气动力学与轻量化
小米 SU7 Ultra 采用碳纤维固定尾翼(下压力 285kg)、主动扩散器及超大前铲,风阻系数低至0.195,兼具超跑姿态与实用空间(轴距 3000mm)。全车 17 处碳纤维组件(总面积 3.74m²),整车减重 57kg,强度与轻盈并存。
- 豪华内饰与舒适性
车内配备赛车桶式运动座椅(支持主动侧翼支撑)、碳纤维 + Alcantara 方向盘及 25 扬声器 7.1.4 音响系统。后排隐私玻璃、电吸门、车载智能冰箱等配置,进一步提升了豪华感。
五、用户反馈与市场定位
- 用户评价
- 正面反馈:车主普遍认可小米 SU7 Ultra 的动力性能(“1.98 秒加速让人热血沸腾”)、智能驾驶实用性(“城市拥堵路段解放双手”)及外观设计(“碳纤维套件 + 闪电黄配色回头率爆表”)。
- 改进建议:部分用户指出车漆易刮花、悬挂偏硬(赛道化调校影响舒适性)、车机网络在地下车库偶发断线等问题。
- 市场定位与销量
小米 SU7 Ultra 标准版起售价52.99 万元,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定位高端电动市场,对标特斯拉 Model S Plaid、保时捷 Taycan 等车型。截至 2025 年 3 月,其大定订单已突破 19000 台,提前完成年销目标,市场热度远超预期。
六、竞争对手对比
车型 | 小米 SU7 Ultra | 特斯拉 Model S Plaid | 保时捷 Taycan Turbo S |
---|---|---|---|
动力(马力) | 1548 马力 | 1020 马力 | 761 马力 |
0-100km/h 加速 | 1.98 秒 | 2.1 秒 | 2.8 秒 |
CLTC 续航 | 630km | 672km(EPA) | 467km(WLTP) |
价格 | 52.99 万起 | 98.89 万起 | 183.8 万起 |
智能驾驶 | 全场景智驾(含激光雷达) | 纯视觉 FSD | 基础 L2 + 辅助驾驶 |
- 优势:小米 SU7 Ultra 在动力性能、价格和本土化智驾体验上显著优于竞品,且支持超快充和赛道级散热,性价比突出。
- 短板:品牌溢价和市场认可度仍不及保时捷,智能驾驶的全球数据积累弱于特斯拉。
七、总结:性能与创新的标杆
2025 年小米汽车凭借 SU7 Ultra 的极致性能和智能科技,成功跻身高端电动车第一梯队。其三电机动力系统、全场景智驾及碳纤维轻量化设计,不仅刷新了量产车性能上限,也为行业树立了 “科技平权” 的新标杆。尽管在品牌积淀和细节优化上仍有提升空间,但小米以手机行业的 “硬件综合净利率≤5%” 逻辑重构电车定价体系,正加速推动智能电动车的普及。未来,随着固态电池、高阶智驾等技术的迭代,小米汽车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