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的全年销量数据尚未完全公布,但结合公开信息及行业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梳理其市场表现:
一、2025 年 1-3 月城市销量分布
根据交强险上险量及第三方机构数据,小米汽车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特征:
1. 1 月销量 TOP20 城市
- 杭州(2252 辆):作为小米汽车在长三角的核心市场,杭州依托密集的销售网络和较高的新能源渗透率,成为首个单月销量突破 2000 辆的城市。
- 武汉(1317 辆)、上海(1265 辆)、北京(1248 辆)、广州(1219 辆):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占据榜单前五,合计贡献销量占比约 35%。
- 深圳(1213 辆)、郑州(1164 辆)、成都(1066 辆):二线城市表现亮眼,成都作为西部中心城市,3 月 30 万元以上车型销量环比增长显著(从 2 月的 0 辆增至 163 辆)。
2. 2 月销量变化
- 杭州(1759 辆)、深圳(1362 辆)、上海(1334 辆):头部城市销量略有波动,但仍保持领先地位。
- 北京(826 辆):排名下滑至第十,可能与春节假期及新能源指标发放节奏有关。
- 南京(1005 辆)、合肥(775 辆):长三角城市销量稳定,反映出小米在区域市场的品牌认可度。
3. 3 月整体表现
- 单月交付量:小米汽车 3 月交付量超 2.9 万辆,其中主力车型 SU7 贡献 29244 辆,环比增长 23.25%。
- 区域特征:成都、武汉等中西部城市增速显著,与当地新能源补贴政策及小米门店扩张(如成都新增 3 家商超展厅)密切相关。
二、销量驱动因素分析
- 产品矩阵:
- SU7:作为首款车型,SU7 以 21.59 万元起售的价格和 800V 高压平台技术,在中高端纯电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截至 3 月,SU7 累计销量达 75869 辆,占小米汽车总销量的 99% 以上。
- YU7:首款 SUV 车型 YU7 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售价 30-40 万元),将进一步拓展家庭用户市场。
- 渠道布局:
- 线下网络:截至 2025 年 3 月,小米汽车已覆盖全国 59 个城市,拥有 220 家销售门店和 135 家服务网点。杭州、上海等城市的商超展厅日均客流量超 200 人次,试驾转化率达 15%。
- 线上营销:通过小米商城、有品等线上平台,结合雷军个人 IP 及社交媒体互动(如微博 “答网友问”),提升品牌曝光度。
-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地方补贴:杭州、深圳等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地方补贴(最高 2 万元)直接刺激了销量增长。
- 行业趋势: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31%,小米凭借高性价比策略,在 10-30 万元价格区间市占率提升至 8.2%。
三、全年销量预测与挑战
- 目标与产能:
- 小米汽车 2025 年全年交付目标为 35 万辆,其中 SU7 占比约 80%,YU7 预计贡献 7 万辆。
- 产能保障:北京工厂二期已于 4 月 15 日完成验收,年产能提升至 45 万辆,可满足订单交付需求。
- 区域增长点:
- 新一线城市:长沙、合肥、西安等城市计划新增 10 家门店,目标销量提升 50%。
- 海外市场:小米汽车计划 2025 年进入东南亚市场,首批布局泰国、马来西亚,预计出口占比 5%。
- 潜在风险:
- 竞争加剧:特斯拉 Model Y、比亚迪汉等车型的降价可能挤压小米的市场份额。
- 供应链波动: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如碳酸锂价格同比上涨 20%)可能影响成本控制。
四、数据获取建议
若需实时追踪小米汽车各城市销量,可关注以下渠道:
- 官方渠道:小米汽车官网、官方微博每月初发布的交付量公告。
- 第三方平台:交强险上险量(可通过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官网查询)、汽车之家、懂车帝等平台的销量排行榜。
- 行业报告:乘联会(CPCA)、中汽协(CAAM)的月度分析报告,以及艾瑞咨询、IDC 等机构的市场研究。
综上,小米汽车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快速扩张的渠道网络,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了销量的快速增长。随着 YU7 的上市及产能提升,其在各城市的销量分布有望进一步向中西部及海外市场延伸,但需警惕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