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小米汽车的新车发布计划已逐步清晰,核心围绕高性能车型迭代与 SUV 市场拓展展开,同时在智能驾驶技术和产能布局上持续突破。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详细解读:
一、2025 年新车发布核心信息
1. 小米 SU7 Ultra:性能旗舰的极致进化
- 上市时间与价格:小米 SU7 Ultra 于 2025 年 2 月 27 日正式上市,标准版指导价 52.99 万元,纽北限量版 81.49 万元。
- 核心亮点:
- 动力性能:搭载前 V6s + 后双 V8s 三电机系统,综合功率 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成为全球加速最快的量产四门轿车之一。
- 赛道级配置:配备宁德时代麒麟 Ⅱ 赛道专用电池包,支持 5.2C 超充,11 分钟可将电量从 10% 充至 80%;碳陶瓷制动盘、主动扩散器等赛道化设计提升操控极限。
- 智能驾驶:标配 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支持从停车位到目标停车场的无缝衔接,覆盖高速、城市道路及复杂泊车场景,轨迹规划拟人化,急加速 / 急刹车减少 30%。
- 市场反馈:上市后订单交付周期已超 43 周,部分车型需等待近一年,显示市场对其性能与智能化的高度认可。
2. 小米 YU7(御 7):首款 SUV 的战略布局
- 上市时间与定位:作为小米首款中大型纯电 SUV,YU7 计划于 2025 年 6-7 月上市,定位家庭用户与科技爱好者,预计售价 22.59 万 - 23.59 万元。
- 产品亮点:
- 设计与空间:长宽高 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采用轿跑 SUV 风格,隐藏式门把手、五辐轮毂及黄色刹车卡钳,提供大五座布局。
- 动力与续航:单电机版最大功率 235kW,双电机版综合功率 691 马力,搭载磷酸铁锂 / 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最高 770km。
- 智驾配置:高配车型配备激光雷达,支持城市 NOA 和无图智驾,与 SU7 Ultra 共享 Xiaomi HAD 技术架构。
- 市场意义:填补小米在 SUV 市场的空白,与特斯拉 Model Y、小鹏 G9 等竞争,进一步扩大用户群体。
二、技术突破与产能布局
1. 智能驾驶技术迭代
- Xiaomi HAD 端到端智驾:已全量推送至 SU7 系列,支持无图城市 NOA、记忆泊车及 VLM 视觉语言大模型,可识别路牌文字、动物等特殊场景,实测中展现出拟人化驾驶风格与高效通行能力。
- 硬件与算力:SU7 Ultra 搭载 1 颗 128 线激光雷达、11 颗摄像头、双英伟达 Orin-X 芯片,算力达 11.45EFLOPS,积累超 1000 万 Clips 真实路况数据用于算法优化。
2. 产能提升与交付挑战
- 工厂扩建:北京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 7 月投产,年产能将超 30 万辆;武汉工厂规划中,目标覆盖中西部市场。
- 交付压力:当前 SU7 标准版交付周期达 46-49 周,SU7 Ultra 为 18-21 周,YU7 上市后产能压力或进一步加剧,但双班生产与供应链优化有望缓解。
三、行业竞争与市场策略
1. 价格与配置策略
- SU7 Ultra 的 “降维打击”:52.99 万元的起售价较预售价(81.49 万元)大幅下探,标配碳纤维部件、终身智驾使用权等权益,性价比突出。
- YU7 的市场卡位:预计 22.59 万元起售,低于问界 M5 Ultra(23.8 万)、小鹏 G9(24 万),以 “高配低价” 策略抢占中高端市场。
2. 充电网络布局
- 第三方合作:充电地图接入 115 万 + 公共充电桩,覆盖 365 个城市,整合蔚来、小鹏、理想等品牌的超充网络,支持即插即充与智能地锁管控。
- 用户权益:SU7 系列购车赠送终身智驾使用权、免费充电权益,提升用户粘性。
四、总结与展望
2025 年小米汽车的新车发布体现了 “性能 + 智能” 双轮驱动的战略:SU7 Ultra 以赛道级性能重塑高端市场认知,YU7 则通过 SUV 车型拓展用户圈层。技术层面,Xiaomi HAD 智驾系统与 800V 高压平台成为核心竞争力;产能端,工厂扩建与供应链优化是交付能力的关键。然而,面对 2025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战与智能化内卷,小米需在保持产品差异化的同时,加速产能释放与用户服务体系完善,以巩固其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