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已正式推出的新车包括SU7 Ultra和计划于年中上市的YU7。以下是基于官方信息和行业预测的详细定价解析:
一、小米 SU7 Ultra(已上市)
作为小米 SU7 系列的旗舰车型,SU7 Ultra 于 2025 年 2 月 27 日正式上市,主打高性能与豪华配置,定价策略瞄准高端市场:
- 基础版本
- 标准版:售价52.99 万元,标配三电机系统(1548 马力)、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CLTC 续航 630km)、碳纤维车身套件(21 处碳纤维部件)、碳陶瓷制动盘等赛道级配置。
- 选装权益:
- 竞速套装(10 万元):包含纽北赛道调校的底盘、空气动力学套件升级等,需在纽北挑战完成后上市。
- 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限量 2000 台,配备专属拉花、轻量化轮毂及赛道数据记录系统。
- 购车优惠
2025 年 4 月 30 日前下定 SU7 Ultra 的用户可享价值 9 万元权益,包括碳纤维部件、五年基础保养、Xiaomi HAD 智驾终身免费使用权等。
二、小米 YU7(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
作为小米首款纯电 SUV,YU7 定位中大型市场,定价策略延续高性价比路线,预计覆盖23 万 - 32 万元区间:
- 版本与价格预测
- 单电机后驱版:起售价23.55 万元,搭载 235kW 电机、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约 600km),标配激光雷达和基础智能驾驶功能。
- 双电机四驱版:
- Pro 版:约26.35 万元,综合功率 508kW(691 马力),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 760km),新增空气悬架和高阶智驾。
- Max 版:约30.88 万元,顶配车型配备碳化硅高压平台、800V 快充(10%-80% 充电 11 分钟),支持 “原地掉头” 等黑科技。
- 定价逻辑
YU7 的定价策略旨在对标特斯拉 Model Y(26.35 万起)和理想 L6(30 万 +),通过配置越级(如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价格下探(起售价低于 Model Y 约 3 万元)抢占市场份额。
三、市场定位与竞争分析
- SU7 Ultra 的高端化尝试
52.99 万元的定价直指保时捷 Taycan(约 88 万元起)和特斯拉 Model S Plaid(约 89 万元),通过性能碾压(1.98 秒零百加速)和成本控制(硬件成本约 35 万元,毛利率 25%)实现 “高配半价” 策略。其核心目标是打破国产电动车高端化瓶颈,重塑品牌形象。
- YU7 的走量担当
YU7 的 23 万 - 32 万元区间瞄准主流中高端市场,与特斯拉 Model Y、蔚来 ES6、极氪 001 等竞品正面竞争。凭借大空间(轴距 3000mm)、长续航(CLTC 最高 760km)和生态联动(小米智能家居互联),预计成为小米 2025 年销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四、产能与交付情况
- SU7 系列等车周期
截至 2025 年 4 月,SU7 标准版等车时间长达46-49 周(约 11-12 个月),Ultra 版相对较短(18-21 周),反映出市场需求旺盛但产能受限。 - YU7 的产能规划
小米北京工厂二期预计 2025 年投产,年产能提升至 45 万辆,为 YU7 的交付提供保障。
五、未来车型展望
- 增程 SUV 昆仑
预计 2025 年底亮相,2026 年上市,起售价或低至15 万元,搭载 1.5T 增程器,主打家庭用户市场,与理想 L7、问界 M7 等竞品争夺份额。 - 青春版车型
传闻 SU7 青春版或于 2025 年下半年推出,起售价或下探至18 万元,通过简化配置(如取消激光雷达)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面。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定价策略呈现高低端双线并行的特点:
- SU7 Ultra以 52.99 万元冲击高端市场,验证技术实力;
- YU7以 23 万 - 32 万元区间切入主流中高端,延续 “高配低价” 的爆款逻辑;
- 未来车型(如增程 SUV、青春版)将进一步覆盖 15 万 - 20 万元市场,完善产品矩阵。
整体来看,小米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供应链成本控制和生态协同,正逐步实现从 “性价比品牌” 向 “科技豪华品牌” 的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