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普通电车牌照给人一种不值钱的印象,主要有政策、市场、使用属性等以下几方面原因:
- 政策因素
- 发放宽松:在大多数地区,政府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或规范电动车管理,对电车牌照的发放条件相对宽松。比如电动自行车,通常只要车辆符合相关标准,车主提供身份证明、购车发票等基本材料,就可以轻松办理牌照,没有严格的数量限制和复杂的申请流程。
- 无特殊权益:不像在一些限购城市的燃油车指标,拥有了就可以合法购车上路,电车牌照往往没有与之绑定的独特稀缺权益。即使在部分限行城市,新能源车虽然可能有一定通行便利,但没有达到非其不可的程度,吸引力有限。
- 市场因素
- 供应充足:随着电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电车牌照的供应量也相应充足。以新能源汽车绿牌为例,只要购买符合标准的新能源汽车,就能获得牌照,市场上不存在牌照供不应求的情况。
- 需求有限:电车牌照一般不能单独交易,只能随车辆过户等。而电动车二手市场中,消费者更关注车辆的品牌、车况、续航等性能,对牌照的关注度和需求度较低。比如一辆二手电动自行车,消费者不会因为牌照而多支付费用。
- 使用属性因素
- 依附性强:电车牌照完全依附于车辆,不能脱离车辆单独发挥作用,不像一些特殊的燃油车牌照,可能因为号码特殊等原因具有收藏价值或较高的交易价值。
- 使用周期受限:电动车本身的使用寿命有限,一般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寿命可能在5-10年,电动汽车的电池等核心部件也有一定的寿命周期。车辆报废后,牌照也就失去了价值,不像一些城市的燃油车指标,可以长期保留和交易。
不过也有例外,在如北京、上海等实施车辆限购政策的一线城市,新能源车牌照的稀缺性使得其价值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