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想要购买全新的小米 10 手机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市场现状与购买渠道
- 官方渠道已停售
小米 10 于 2020 年发布,官方在 2021 年后逐步停止生产,目前小米商城、京东自营等主流平台已无全新机销售。中关村在线的排行榜中虽仍列出小米 10(至尊纪念版),但实际库存可能集中在第三方经销商或海外市场。
- 第三方渠道的可能性
- 电商平台:京东、淘宝、拼多多等平台的第三方店铺可能存在库存,价格在 1000-2000 元之间(以 8GB+128GB 为例),但需警惕翻新机风险。部分商家可能标注 “库存新机”,但需核实生产日期和保修状态。
- 线下渠道:部分小型数码店或海外代购可能有少量全新机,价格可能高于电商平台,且售后保障有限。
- 二手市场的替代选择
若预算有限,二手市场(如闲鱼、转转)的小米 10 价格约 400-800 元,但需注意电池健康度(普遍衰减至 3800mAh 左右)和屏幕老化问题。部分卖家可能转让未拆封的库存机,价格略高于二手,但仍低于全新机。
二、性能与使用体验
- 核心配置与性能
小米 10 搭载骁龙 865 处理器,在 2025 年仍可满足日常使用(如社交、视频播放),但运行《原神》等大型游戏时帧率可能下降至 30fps 以下。12GB+256GB 的存储组合在备用机场景下表现稳定,但多任务切换时可能出现卡顿。
- 屏幕与续航
- 屏幕:6.67 英寸 AMOLED 曲面屏支持 90Hz 刷新率,色彩表现仍属中端水平,但 2025 年主流新机已普及 2K 120Hz 屏幕,显示细腻度和流畅度存在差距。
- 续航:4780mAh 电池在 2025 年普遍衰减至 3500mAh 以下,需一天两充。30W 有线快充仍能在 30 分钟充至 70%,但无线充电速度较慢(30W)。
- 影像系统
1.08 亿像素主摄在 2025 年仅能满足扫码需求,夜景拍摄存在明显噪点,超广角和微距镜头实用性较低。对比 2025 年旗舰机型(如小米 15 Ultra 的 2 亿像素长焦),影像能力差距显著。
三、软件支持与维护
- 系统更新
小米 10 系列于 2025 年 2 月停止官方系统更新,无法获得 MIUI 15 及后续版本,安全补丁更新也已终止。建议手动安装第三方 ROM(如 LineageOS)以延长使用寿命,但需承担变砖风险。
- 硬件维护
- 电池更换:第三方电池价格约 200-300 元,更换后续航可恢复至新机的 80%。
- 屏幕维修:曲面屏更换成本较高(约 500 元),建议搭配保护壳和钢化膜使用。
四、购买建议
- 适合人群
- 备用机需求:预算有限,需要一台能流畅使用基础功能的手机。
- 收藏爱好者:对小米 10 的设计(如蜜桃金配色)或历史意义感兴趣。
- 轻度用户:日常仅使用社交、视频、阅读等低负载应用。
- 避坑指南
- 验机重点:检查 IMEI 码是否未激活、屏幕是否有老化痕迹、电池健康度(通过 AccuBattery 等工具)。
- 售后保障:优先选择提供 7 天无理由退换的商家,避免购买无保修服务的 “库存机”。
- 替代方案
- 同价位新机:Redmi Note 14 Pro(搭载天玑 8300-Ultra,2025 年售价约 1500 元)性能更强,且支持 MIUI 15 系统更新。
- 二手旗舰:小米 12S Ultra(搭载骁龙 8+ Gen 1,2025 年二手价约 1200 元)影像和性能更优,且系统支持周期更长。
五、总结
2025 年购买全新小米 10 需权衡其性价比与使用体验。若仅需备用机或收藏,第三方渠道的库存机是可行选择,但需承担电池老化和系统停更的风险。对于大多数用户,2025 年的中端新机(如 Redmi K80 系列)或二手旗舰(如小米 13 Ultra)在性能、续航和软件支持上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