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小米汽车在山东省的布局已进入快速扩张阶段,从销售网络建设到市场表现均展现出强劲势头,同时依托政策支持和本地化合作,逐步夯实区域市场基础。以下是具体进展与分析:
一、销售网络快速下沉,覆盖全省核心城市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在山东已形成 **“中心城市旗舰门店 + 地级市交付中心”** 的立体化布局:
- 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小米汽车在槐荫区经十路设立全省首家2S 店(销售 + 服务),集展示、试驾、售后于一体,试营业期间单日进店客流超 100 批次。此外,历下区高新万达体验店升级为汽车销售网点,进一步覆盖年轻消费群体。
- 临沂:2025 年 2 月,位于罗庄区沂河路汽车商圈的交付中心正式开业,占地超 4000 平方米,与特斯拉门店相邻,成为鲁南地区重要服务节点。
- 淄博:2025 年 2 月新增门店,标志着小米汽车向三线城市渗透,进一步下沉市场。
- 青岛:市北区大沙路交付中心已投入运营,结合崂山区政府的购车补贴政策(最高 6000 元消费券),成为胶东半岛的销售热点。
截至 2025 年 1 月,小米汽车在山东的门店数量已突破10 家,覆盖济南、青岛、临沂、淄博等核心城市,并计划年内新增至15 家,形成 “省会 - 地级市 - 重点县域” 的三级网络。
二、市场表现亮眼,政策红利助推销量增长
小米汽车在山东的销量呈现 **“核心城市领跑、全省多点开花”** 的特点:
- 济南市场:2025 年 1 月,小米 SU7 以403 辆的单月销量登顶济南国产车排行榜,超越吉利星愿、五菱宏光 MINIEV 等车型,成为当地 20 万元以上纯电轿车市场的销量冠军。
- 青岛市场:单月销量达440 辆,市场份额 4.6%,在 20 万元以上纯电轿车细分市场占据首位。
- 政策支持:山东省推出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最高 1.5 万元)和消费券政策(如青岛崂山区最高 6000 元),直接刺激小米 SU7 等车型的终端销售。例如,青岛消费者购买小米 SU7 可叠加政府补贴、厂商优惠和平台券,综合优惠幅度达2.6 万元以上。
全国层面,小米 SU7 在 2025 年一季度销量突破7.5 万辆,稳居新能源轿车销量前五,其中山东贡献了约10% 的全国销量,成为其北方市场的核心增长极。
三、产业链深度协同,本地化合作加速
小米汽车在山东的发展不仅依赖销售网络,更通过供应链合作和技术协同强化区域竞争力:
- 充电设备供应:威海泓淋电力为小米 SU7 及 SU7 Ultra 定制开发便携充放电一体设备,重量仅 2.5 千克,适配家用插座,年产能超50 万台,订单已排至 2025 年底。
- 工业软件支持:济南华天软件自 2022 年起为小米汽车提供试制协同管理平台,帮助缩短新车型研发周期,提升生产效率,该平台已应用于小米 SU7 和 YU7 的试制环节。
- 政府合作:2025 年 4 月,山东省党政代表团考察北京小米汽车工厂,并与北京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两地产业链协作重点,为小米汽车在山东的后续发展奠定政策基础。
四、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小米汽车在山东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产能瓶颈等挑战:
- 竞争压力:山东作为全国第三大汽车生产省份,比亚迪、吉利等品牌凭借本土供应链和渠道优势持续发力,2025 年一季度比亚迪在山东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30%,小米需通过差异化产品(如 SU7 Ultra 的高阶智驾功能)和生态整合(如与小米智能家居互联)巩固市场份额。
- 产能提升:小米汽车北京工厂二期预计 2025 年年中投产,武汉工厂 2026 年建成,短期产能仍以满足全国需求为主,山东市场的交付周期可能延长至2-3 个月。
未来,小米汽车在山东的战略将聚焦 **“服务网络扩容”和“本地化生产”:计划 2025 年底前在潍坊、烟台等城市增设4S 店 **,并探索与山东重工等企业合作,推动零部件本地化采购,进一步降低成本。随着政策支持深化和供应链完善,小米汽车有望在 2025 年实现山东市场5 万辆的年销量目标,成为区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