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新车续航差可能有以下原因:
测试标准与实际驾驶差异
- 测试环境理想化:CLTC、NEDC等测试标准都是在特定的模拟环境下进行的。比如CLTC测试虽然考虑了城市、郊区、高速三种路况,但没考虑到环境温度和开空调等因素对续航的影响。NEDC测试更是在室内环境下,关闭空调、灯光等负载进行的,与实际驾驶情况差异较大。
- 实际路况复杂:测试工况难以完全模拟现实中的各种路况。实际驾驶中可能会遇到频繁的堵车、急加速、急刹车,在城市交通中,频繁的停车和启动会增加能量消耗,导致行驶距离缩短。
环境因素
- 温度影响:在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的活性降低,电池包的储电能力会下降;电解液黏度加大,电池的放电会有一定损失;负极材料晶格收缩,导致充电也会衰减。此外,低温时为了保证电动汽车的性能,需要不断给电池包加热,用到续驶上的电量就变少了。高温环境也会使电池内部化学物质反应加剧,影响电池寿命和性能,进而影响续航。
- 其他环境因素:逆风行驶、道路坡度大等情况会使车辆行驶阻力增加,消耗更多电能。雨天或雪地行驶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大,也会导致能耗上升,续航缩短。
车辆自身因素
- 电池容量:受成本、车辆空间和重量等因素限制,部分电车的电池容量相对较小,这直接限制了车辆的续航里程。
- 车身设计:车辆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不佳,风阻系数大,行驶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来克服空气阻力。车辆较重,电池需要消耗更多电能来驱动车辆行驶,续航里程也会相应减少。
- 辅助设备使用:电车的空调、音响、灯光等辅助设备在使用时都会消耗电能。例如,冬季使用空调暖风制热,夏季使用空调制冷,都会使续航里程下降。
驾驶习惯因素
- 急加速与急刹车:频繁地急加速、急刹车会使电机电流频繁上升,耗电量增加,还可能对电池造成额外的损耗,影响续航。
- 长时间高速行驶:在高速行驶时,车辆的风阻和电机功率消耗都会增大,电能消耗速度加快,续航里程缩短。
其他因素
- 胎压不足:胎压过低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大,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增加,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来克服阻力,导致续航里程降低。
- 电池系统程序:电动汽车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管理由系统程序进行,如果新程序对硬件有限制,会导致蓄电池难以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