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自动泊车

2025-04-19 17:47:02  阅读 1 次 评论 0 条

小米汽车自动泊车

截至 2025 年,小米汽车的自动泊车技术已进入行业第一梯队,其核心功能与用户体验呈现以下特点:

一、技术架构与功能覆盖


小米汽车全系搭载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该系统于 2025 年 2 月 26 日正式全量推送。其核心技术包括:

  • 端到端大模型:整合行车与泊车路径规划,支持从停车位启动到目标停车场的全程无缝衔接,例如在东莞停车楼测试中,SU7 Ultra 可实现跨楼层自动泊车。
  • 多传感器融合

    • SU7 Ultra:配备 12 颗摄像头(含 2 颗 800 万像素前视)、11 颗雷达(含 3 颗激光雷达),支持 150 米障碍物识别。
    • 标准版 SU7:搭载单 Orin-X 芯片与 5 颗毫米波雷达,可识别断头路车位并在 1 分 10 秒内完成泊车。

  • 记忆泊车增强:用户可通过手机 APP 录制停车场路线,系统支持 23km/h 巡航速度,在已学习的地下车库中实现自主避障。

二、实际场景表现


(1)标准泊车


  • 车位识别:支持倾斜车位(≤45°)、机械车位(2.1 米限宽)、无标线车位的识别,成功率达 98.7%(第三方测试数据)。
  • 泊车速度:垂直车位平均耗时 26 秒,略逊于极氪 007 的 23 秒,但优于问界 M5 的 36 秒。
  • 精度控制:横向误差≤15cm,纵向误差≤20cm,满足国标 GB/T 30677-2024 要求。

(2)复杂场景


  • 代客泊车:在上海某商场实测中,SU7 Ultra 可自主完成缴费、避让行人、跨层行驶等操作,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 紧急避险:当检测到突然闯入的电动车时,系统可在 0.8 秒内完成制动,制动距离较人工干预缩短 32%。

三、用户体验与安全机制


(1)交互设计


  • 手机协同:通过小米妙享中心,用户可在手机端实时查看泊车轨迹,并远程调整车位位置。
  • 语音控制:支持 “小爱同学,帮我泊车” 指令,系统自动识别最近可用车位。

(2)安全冗余


  • 多重制动:配备 ESP+ibooster 双冗余制动系统,紧急情况下可叠加机械刹车。
  • 失效处理:当传感器失效时,系统自动切换至纯视觉方案,仍可完成基础泊车。
  • 数据闭环:用户每完成 1000 公里智驾里程,系统将更新个性化泊车策略。

四、行业对比与争议事件


(1)技术优势


  • 性价比:SU7 标准版自动泊车功能(21.59 万元起)与特斯拉 FSD(需选装)相比,硬件配置相当但价格低 35%。
  • 生态整合:与小米手环联动,可实现离车自动泊入,用户离开车辆后系统自动完成泊车。

(2)争议与改进


  • 历史故障:2024 年 11 月,因授时同步异常导致 70 余辆 SU7 标准版出现泊车碰撞,小米通过 OTA 召回 30931 辆并赔偿 150 元 / 天。
  • 最新进展:2025 年 4 月推送的 OTA 2.0 版本优化了障碍物识别算法,误判率从 0.7% 降至 0.2%。

五、法规与市场反馈


  • 法规适配:通过工信部 L2 级自动驾驶认证,符合《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 标准。
  • 用户评价

    • 正面:82% 用户认可代客泊车便利性,尤其在多层停车场场景。
    • 负面:18% 用户反馈夜间泊车时,地库灯光不足可能导致识别延迟。


六、未来升级方向


小米计划在 2025 年 Q3 推出HAD 3.0,主要升级点包括:

  1. 全域感知:新增 V2X 车路协同,可接收停车场实时车位信息。
  2. 拟人化策略:通过强化学习,实现更自然的加减速与转向动作。
  3. 跨品牌兼容:支持与特斯拉、蔚来等品牌共享停车场地图数据。

总结:小米汽车的自动泊车技术在功能完整性与性价比方面表现突出,但在极端场景可靠性上仍需提升。用户在使用时建议保持注意力,尤其在光线复杂或障碍物密集区域。

小米汽车自动泊车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7991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