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无人工厂

2025-04-18 11:05:58  阅读 3 次 评论 0 条

小米无人工厂

截至 2025 年,小米集团已在多个核心制造领域实现高度自动化的 "无人工厂" 布局,尤其在汽车电子、智能手机和智能家电领域展现出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能力。以下是基于最新公开信息的详细分析:

一、小米汽车工厂:全流程自动化标杆


  1. 高度无人化生产体系
    北京亦庄的小米汽车工厂是目前小米无人工厂的典型代表。工厂部署超过 700 台工业机器人,关键工艺(如车身焊接、涂装、总装)实现100% 自动化,车身车间综合自动化率达91%,可支持 "黑灯生产"。工厂年产能 35 万台,仅需 2000 名员工(其中一半为研发人员),单位小时产量(UPH)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 30%。例如,汽车电子域控制器组装线配备 10 台机器人,一站式完成等离子清洁、涂胶、3D 检测等 18 道工序,整线换型仅需 15 分钟。

  2. 技术突破与合作伙伴
    小米与思灵机器人、珞石机器人等企业深度合作,引入力控技术、高精度视觉检测等核心技术。例如,思灵机器人为小米汽车打造的柔性组装线,通过机械臂精准理线束和插连接器,确保生产精度达头发丝直径级别(0.05 毫米)。此外,工厂应用小米自研的 AI 质检系统,检测准确率达99.99%,大幅降低人工干预需求。


二、智能手机黑灯工厂:量产与研发双闭环


  1. 北京昌平智能工厂
    该工厂年产能 1000 万台旗舰手机,装备自研率达96.8%,软件 100% 自主可控,获评 "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工厂采用全自动化产线,每分钟生产 60 台手机,折叠屏手机 MIX Fold 系列良品率超99%。核心工序如芯片封装、主板测试均由机器人完成,人工仅负责设备维护和异常处理。

  2. 技术输出与生态赋能
    小米通过 "追光平台" 向蓝思科技、龙旗科技等供应链企业输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帮助合作伙伴生产效率提升超 30%。例如,联合华星光电突破 C8 屏幕技术,推动产业链整体升级。


三、武汉智能家电工厂:2025 年投产在即


  1. 规划与产能
    武汉工厂是小米首个自建智能家电生产基地,总投资超百亿元,占地 751 亩,规划六大核心分厂,聚焦空调、冰箱等大家电。一期项目预计2025 年 11 月投产,初期产能 300 万台 / 年,其中空调占比 50% 以上,目标直指行业前三。工厂将融合手机和汽车工厂的自动化技术,引入 AI 大模型优化生产流程,实现 "研发 - 设计 - 生产" 全闭环。

  2. 自动化与技术亮点
    工厂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快速切换产品型号,支持多品类柔性生产。例如,空调产线将配备机器人完成钣金加工、冷媒充注等工序,同时配套 100 余间实验室,加速技术迭代。小米计划通过该工厂彻底摆脱对代工的依赖,实现大家电全链路自研自产。


四、技术支撑与战略布局


  1. AI 与机器人技术投入
    小米 2025 年研发预算达 300 亿元,其中 25%(75 亿元)用于 AI 技术,重点突破端到端智能驾驶、多模态交互等领域。旗下小米机器人公司已推出仿生四足机器人 CyberDog2 和人形机器人 CyberOne,并计划在自有工厂分阶段落地,未来将拓展至工业分拣、家庭服务等场景。

  2. 供应链与生态整合
    小米通过投资库卡、珞石机器人等企业,构建从核心零部件(如六维力传感器、激光雷达)到整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例如,小米机器人公司联合优必选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攻关通用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技术。


五、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小米的无人工厂实践不仅提升自身生产效率,还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例如,小米汽车工厂的自动化模式被驻华使节评价为 "全球领先",其技术溢出效应带动超 100 家供应链企业升级。未来,随着武汉工厂投产和机器人技术深化应用,小米计划在 2027 年前将生态链企业扩展至 50 家,年产能突破 10 万台,进一步巩固其在 "人车家全生态" 中的优势。

总结:2025 年的小米已在汽车、手机、家电三大领域构建起高度自动化的无人工厂体系,通过自研技术、生态合作和 AI 赋能,实现了从研发到制造的全链路自主掌控。这些工厂不仅是生产基地,更是技术创新的试验场,为全球智能制造提供了 "中国方案"。

小米无人工厂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7953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